转眼间,俄乌战争已经进入第三年,此前西方一度预测,俄罗斯将会因军火库存耗尽而不得不放慢进攻节奏。

但是实际发生的情况却截然相反,俄罗斯不仅没有出现军火短缺的危机,反而能够利用现有的库存支持大规模动员,保持了强大的作战能力,甚至还呈现出逐步反击的态势。

直到俄军背后真正的武器装备供应商浮出水面,人们才恍然大悟,不过却无人敢管。

那么,俄罗斯的背后的“大佬”到底是谁?普京又是如何绕开制裁,继续维持战力的?



普京巧妙躲开了国际制裁

我们知道,自从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全球范围就对俄罗斯展开了十分严厉的制裁,从经济领域到能源方面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起初是美国带头,他们先是将俄罗斯主要银行排除在全球支付系统SWIFT之外,冻结了俄罗斯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限制外部资金流动。

这一招实在够狠,就在美国宣布制裁生效后不久,卢布就出现了暴跌的情况,经济从此萎靡不振,而美国并不满足这些,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组合拳”打法。



他们限制俄罗斯的出口石油,包括天然气和煤炭,之后又通过二级限制,向欧洲盟友发号施令,一同制裁俄罗斯,导致俄罗斯的能源产业严重下滑。

而欧盟国家对俄罗斯的态度,基本和美国保持一致,唯一的不同是,有的国家确实需要进口俄罗斯的廉价商品,所以制裁对他们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不过这些在普京面前,最多算是小打小闹,早在战争开始之前,俄罗斯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出,他们早就做好了提前布局,从容应对。



但有一点让普京是在头疼,那就是各国对其展开的军事和科技的制裁,比如在2022年2月24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出口管制措施。

其中就包括禁止向俄罗斯出口高科技产品,尤其是和军事相关的设备,技术和半导体。

美国严厉禁止向俄罗斯出售高端计算机,还有飞机零部件和通信设备等,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他们试图削弱俄罗斯的军事和工业生产能力。

电脑设备都尚且如此,那么战斗机和导弹军火就更不用多说了,俄罗斯几乎成了一座孤岛,战争压力很大。



但这并没有消耗普京的战斗意志,没多久,俄罗斯就在战场上狠狠地秀了一波装备,甚至在部分战役中取得了不小地胜利。

这一现象,不得不让外界感到好奇,因为单凭俄罗斯的后勤生产能力,根本不足以支持这么大规模的战斗。

其实欧洲人忽略了一点,各国的制裁并不是统一的,比如中东地区的伊朗。

伊朗和俄罗斯,其实隔的并不远,所以两国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交流,而这种交流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变得越来越密切。



伊朗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长期处在战争或战争边缘,因此他们的军工十分强大,所制造的武器远销海外。

据德国媒体《柏林智库》报道,俄罗斯从亚洲进口了的大量军事物资,订单数量超过10万规模,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最重要的装备就是无人机,乌军曾拆解过他们在前线缴获的俄军无人机,发现各种型号都有,多数属于小型智能无人机,俄罗斯做了简单的改造之后,投入战场使用。

算下来,俄罗斯订购的无人机成本至少有1亿美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2024年10月9日,外媒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伊朗向俄罗斯运送弹道导弹。

这些导弹单价很便宜,构造也相对简单,但俄罗斯目前不具备这样的生产线,只能从外部进口。

这事被曝光之后,美国和英国等欧盟国家就颁布法令,要求国际机构对其实施新一轮的制裁手段,尽管伊朗一直否决他们之间有过军事交易,但西方还是这么做了。

实际上,关于伊朗的制裁,不少国家都表示太冤了,毕竟很多都没有证据。



不过俄罗斯背后的真正大佬,却深藏不露,让人难以捉摸。它就是美国。

这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毕竟带头限制俄罗斯的是美国,怎么对俄罗斯援助最大的也是美国呢?

2023年,网上流出一份军事报告,内容十分详细,其中有一段是这么描述的。

俄罗斯曾在战场上大量使用的无人机型号Orlan-1,其动力系统是由日本Saito公司提供的。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无人机的遥感模块,是由另一个超级军事大国,美国JENERALOTOS(General Atomics)旗下的公司生产的。

这则消息被曝光后,网上掀起了广泛的讨论,但有细心的人已经发现,这些装备并不是以美国的名义提供给俄罗斯的,而是经过空壳公司转手,销售到外部。

最后查出来,这些空壳公司大多在亚洲地区注册,这里可以躲开欧盟的联合制裁,而且不会引起国际组织的注意。

随着媒体的不断深扒,发现类似的事情并不止一起,以至于人们开始怀疑,美国所谓的军事制裁,是不是一场顶级的阴谋。



美国把欧洲盟友的财路断了之后,自己却搞暗中交易,并且没人敢管美国。

这种事情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做了,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他们就靠着售卖军火,发了一笔横财,从此在军事上站据世界一极的地位。

这是一个很大的漏洞,而俄罗斯和乌克兰在战场上拼的你死我活,最后可能分不出胜负,因为不管最终的结果怎么样,最大的赢家都是美国。

就现在的局势来看,乌克兰只有向俄罗斯低头求和才是最佳选择,打铁还需自身硬,依靠美西方军援是有限制的,国际外交法则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参考资料:环球时报——伊朗一再否认向俄提供导弹,美英德法四国坚持对其实施新制裁
凤凰网——调查揭露!俄武器中约2/3芯片为美国公司制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