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关于农村宅基地的重磅消息刷爆网络。

日前印发的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 “两个不允许”: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这一政策的出台,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

事实上,关于宅基地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这次政策的明确规定,对农村、农民等都有深远影响。

01

一直以来,农村宅基地的相关政策就备受关注。

这次国家明确提出 “两个不允许”,其实第一个 “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 并非新政策,它已经延续了数十年,每隔几年就会被重点强调。

但第二个“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可是新提法。



这些年,有些所谓的 “专家”,老盯着农村集体土地资源,尤其是宅基地,觉得闲置可惜,就提议放开让城里人购买搞开发。

还有些人,想着去郊区弄块宅基地盖别墅,周末度假享受田园生活。

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以 “特殊资格权”、村民决议等方式,变相给回乡退休干部分配宅基地的情况。

如今政策一出,彻底给这些想法画上了句号。

宅基地仍然不允许上市交易,城镇居民到农村盖别墅、大公馆的口子没有放开,退休干部的买地建房、回乡养老之路也被堵死。

而且现在农村人自己想建房子都要经过各种严格审批手续,对宅基地面积、建房标准都有明确要求。

02

可能不少人会好奇,为何出台这样的政策?

在言叔看来,这个政策,它着眼的是二三十年后的长治久安,是关系国家根本的重大战略,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首先,宅基地对于农民来说,那可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最后的保障。

一旦放开购买,资本肯定会大量涌入。

这些资本大佬手段多,农民淳朴善良又没什么社会经验,很可能在威逼利诱下稀里糊涂就把宅基地让出去了,到时候农民失去了根,居无定所,农村的稳定也会受到影响。

从本质上讲,国家现在发文禁止收购,就是为了避免留下历史遗留问题,防止给未来埋下祸根。

要知道,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任何人都别想打歪主意,大家只有使用权。虽然不允许购买,但有需要的可以租用,租金还能给当地社保提供补贴,这一直是国家的农村政策。

此外,从城市发展角度看,要是放开农村宅基地买卖,大家都去农村买地建房,谁还会买城市里的高价房呢?



没人买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必然受到冲击,经济发展也会受影响。

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很大程度在于土地市场一级垄断,通过限制土地供应维持稀缺性。

一旦宅基地放开交易,城市商品房市场将迎来大量供给,供求关系改变,房价难以维持。

再者,宅基地是农民的基础居住保障,是兜底性政策安排。

当未来城市就业机会减少,农村的宅基地和承包耕地就是许多人的最后依托,弥补了重工业化时代城乡 “剪刀差” 背后农民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同时,也是为了防止 “圈地运动”,避免土地兼并和垄断现象再次滋生。

03

此次政策的出台,从积极方面看,这一政策保障了农民的权益,维护了农村的稳定。让农村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健康稳定发展,避免资本过度干预,保障了每一个村民的公平权益,防止个别人占用过多资源。

对于宅基地来说,其价值相对提升。

随着城市户口门槛淡化,“零门槛落户” 成常态,城市户口含金量降低,而农村宅基地越来越稀缺,尤其是靠近城市、交通便利的农村,宅基地价值水涨船高。



而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一政策斩断了灰色权力触手,防止特权阶层巧取豪夺和基层利益输送。

据农业农村部2024年专项调查显示,非集体成员违规获取宅基地案例中,退休干部占比高达37%,远超普通城镇居民。

从浙江义乌“祖宅修缮”变豪宅,到福建某村20户村民联名“送地”,退休干部通过“户籍回迁”“村民决议”等灰色路径突破土地监管,引发农民权益被挤压、耕地红线受威胁的严峻局面。

此外,这么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破解老龄化困局,避免城市老人下乡养老带来的医疗资源虹吸等问题。

同时,守住了粮食安全的最后防线,防止资本热钱冲击良田,保障中国人端牢饭碗的底气。

不过,也可能存在一些小问题。

比如,一些想回农村享受田园生活的城里人愿望落空,部分农村闲置宅基地的盘活难度可能加大,如何在保障农民权益和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重要课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