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在关键环节方面,让“健康第一”落细落地。但与此同时,中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期,活动量和能量消耗增大后,难免需要及时补充营养。

  如何让广州市中小学生既能安心在校园内撒开腿奔跑、聚精会神上课,又能满足学生成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在2025年广州市两会上,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省法学会航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谭国戬带来了《关于全市学校统一增加课间餐的百姓提案》。

  现状

  活动量增大,不少学生“抱怨”好饿  

  2025年春季学期启动之际,广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通知。其中提到,全市小学课间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初中下午课间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

  记者了解到,为落实新规,不少学校延后5-10分钟放学时间,中午放学时间通常为12点。与此同时,为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有的学校还新增了约20-30分钟的大课间、体锻时间,学生在校的运动量比以往有所增多。

  让孩子多运动、多出汗是强身健体的好办法,但亦有家长担心,孩子运动量加大、中午放学时间有所推迟,到午饭时间可能早已饥肠辘辘。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省法学会航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谭国戬也了解到,在校上课期间,有些孩子的早餐与午餐间隔长达约4个小时,不少学生“抱怨”太饿。选择在校外购买“无牌”小蛋糕等点心垫肚子,存在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建议

  参考课后托管模式增加课间餐 

  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谭国戬建议,全市学校统一增加课间餐,可参考课后托管模式,并将选择权归还给家长。

  纳入现有运维管理或引入第三方,优先考虑将课间餐纳入学校既有的学生餐运维管理体系,学校履行监管职责,尽量避免额外增加学校老师的工作负担。

  学校需对第三方公司的服务质量、食品质量等进行严格监管、评估,保障课间餐供应质量。

  提供多种课间餐套餐并根据不同套餐合理制定价格,学校不得强制要求学生购买。如面包搭配牛奶、水果搭配酸奶、鸡蛋搭配粥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口味和营养需求。同时,向家长公示,确保费用透明、合理。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自身意愿,自主决定是否为孩子报名参加课间餐。

  在课间餐管理方面,严格把控课间餐的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储存运输等环节,确保食品安全。

  对于低收入家庭的小孩,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联合制定补贴政策,提供申请补贴的渠道。简化申请流程,通过社区或学校进行审核,确保真正有需要的家庭能够获得补贴,不让孩子因为经济原因饿肚子,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课间餐带来的健康益处。

  采写:南都记者 杨晓彤 孙小鹏

  制图:易福红(即梦AI)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