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淮安警方消息

近日

一桩尘封23年的命案

在办案民警的

接力追凶下

终于成功告破


23年前的命案

2002年3月20日下午,出租车司机游某某接班后再也没有回家,次日清晨,她的尸体在路边的出租车内被发现。警方现场勘查发现,游某某全身有多处伤痕,车上仅有12元零钱,初步判断可能为抢劫杀人。随后,在市公安局的统一指挥下,刑警支队牵头成立“2002·3·21”专案组,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由于事发在深夜,案发地又相对偏僻,有价值的线索寥寥无几。虽然当年侦查民警广泛走访周边群众,并在现场提取了痕迹物证,但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侦查工作始终未能取得有效突破。案件迟迟未破,成了办案民警的一块“心病”。

不懈鏖战寻突破

命案必破,追凶不止。多年来,淮安警方一直没有放弃对该案的侦破,每年都会对该案的案卷材料重新进行分析梳理,对发现的新线索开展认真核查。同时,专案组民警对现场提取的痕迹物证,常态化开展技术比对工作,但一直未能发现嫌疑人相关信息,嫌疑人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失去了踪迹。

去年以来,市公安局党委在大力推进命案积案侦破工作中,将此案作为重点目标案件,由分管局领导负责,刑警支队牵头,组织市县刑侦警力,进一步查阅历史档案资料,利用现代警务技术重构犯罪现场,并多次赴外省市进行调查,全力开展侦查工作。随着刑事技术民警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持之以恒地开展工作,终于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精准研判终破案

2024年8月,经研判发现,淮安警方联合上海警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姚某(男,62岁),不仅是1991年上海一起命案积案的犯罪嫌疑人,而且其个人信息资料与“2002.3.21”命案嫌疑人信息高度相似。在新技术的支撑下,民警通过反复比对,确认姚某与当年案发现场痕迹物证特征基本吻合。


专案组迅速围绕案件侦办制定工作方案,一方面,对当年的案发现场重新复盘,对现场痕迹物证进行复勘检验,构建了完整的证据链;另一方面,抽调刑侦骨干警力赴上海对嫌疑人姚某开展审讯工作。

“这么多年的债,我也应该还了。”2025年1月2日,在强有力的证据面前,姚某供述了其于2002年持刀杀害游某某的犯罪事实。

“市局、分局每年都会组织案件研判分析会,隔一段时间就会把现场提取的检材送检,希望能结合当前的新技术,深度挖掘到破案的关键点。我当时就参加了专案组,现在已经是第23个年头,终于告破了!”淮阴分局刑警大队教导员朱中洋激动地说。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孙向阳说,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命案必破、不破不休”的理念,继续保持对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更快破现案、更多破积案,以实际行动坚决捍卫法律尊严、维护社会正义。

原标题:23年前的命案,破了!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施薇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淮安警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