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坡上的麦苗提供素材,伊河生活编辑整理】

芸芸众生,人和人的相识有无数种可能,而当年我和妻子之所以能够相识、相爱,却是缘于一次意外。

我是1956年出生的人,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大都对三年自然灾害记忆深刻。那个



时候才三、四岁,正是东跑西跑的年龄,但到了60年的时候,我们却饿得跑不动了,那时家家缺少吃的,我的眼睛饿得很大,有点吓人,而我们家弟兄姐妹8个,母亲一直担心养不活我们。

没想到,我们一帮孩子跑到山上摘野果,喝河水,竟然度过了最难熬的那三年。那时我曾和小伙伴憧憬过美好的未来,但我们的憧憬顶多围着家乡的山转,根本没想到后来的事情。

转眼间在农村读完了初中,此时的我已经长成了小大人,生活已教会了我许多东西,对未来的向往也早已飞出了大山,我渴望当兵,渴望走出这片大山。

1973年12月,我终于体检合格当上了兵,来到比家乡还要大的豫西深山里。征兵宣传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是二炮部队接的兵,到了部队接受正规的训练和学习后,我们深深懂得了“千人一杆枪”的道理,更懂得我们是共和国的“定海神针”和“撒手锏”……

那个时候,我们一天的伙食费是4毛7分钱,中午一顿大米饭,早和晚饭都是馒头,但菜只有一盆烩菜,如果遇到星期天,有时候只吃两顿饭,但我觉着就这也比在家里吃得好得没边。

但毕竟军营里者是年轻人,十七、八九岁的我们精力旺盛,除了训练还是训练,业余时间在房间偶尔也打扑克、下象棋,要么就跑到篮球场打上几场……

但是,遇到有任务的情况下,我们一般都坚守在自己的号位,最长的一次我们在野外坚持了十几个小时不动窝……艰苦训练磨练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意志,我们都为能成为这样一支部队里的军人而自豪。

5年的时间过得飞快,到了退伍的时候,我和战友们在站台上拥抱流泪话别后,各奔东西,我回到了那个茶园满山的农村。

令我意外的是,由于我在部队当过班长,入了党,而且还两次荣立三等功,县退



伍办的工作人员在仔细翻看了我们的档案后,就把我分到了县里的一家国有企业-----县建筑公司。到公司上班后,我才知道,除了国营的商店、书店、食堂外,几乎就再也没了国营的企业,但县建筑公司却是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存在。

当时全县就一个国营的建筑公司,负责全县的机关办公楼、桥梁、水厂和电厂等国计民生工程的建设……凡是人们办公的地方,都有县建筑公司负责建设,因此公司和工人都很牛气,工资和福利待遇都很好。我到公司上班后,还看到公司不仅有自己的服务公司,还有幼儿园、食堂,工人下班到食堂买两个馍带回家成了风景。

我进了公司以后,办公室管人事的邓大姐说,他们到退伍办要工人,退伍办就推荐了我,还说我在部队表现好,立功过,还当过班长,这样的兵到了建筑公司,也是能够扛大梁的。

我不解地问大姐,可是我不懂建筑,也没盖过房子,到公司来能干啥?大姐笑笑说,公司的岗位很多,部队培养出来的人,听话,不惹事,素质好,叫干啥就干啥,还不讲价钱,往年公司也从退伍办挑人……

而父母刚开始听说我被安排到建筑公司,他们打听后都说好,不仅每个月到点都发工资,而且,还能到服务公司买到平价的好东西。

上班后,公司给我定了3级工,每个月48元,说实话吓了我一跳。我退伍那年,津贴是20元,没想到退伍后到公司发的工资,比部队发的还多一倍……

然而到了建筑公司才知道,搞建筑十分辛苦,风吹日晒,天冷天热,都要在野外完成工程的建筑,县上领导们都知道建筑公司干了许多大工程,很辛苦,因此定的工资就高。

上班后,我被安排到房建分公司,师傅们知道我是退伍兵,对我说话都很客气,尽管我对盖房一窍不通,但带我的童师傅却十分热心。听工人师傅们说,我的师



傅是公司的员老之一,县委机关大楼、县剧院和县委招待所等等县里最高大漂亮的建筑,都是童师傅他们那一批老师傅盖的,二十多年过去,楼房没有一点裂缝……

在我上班后的第三个月,公司承建县武装部办公楼。记得我当兵时,县武装部挤在县商业局一栋楼上,如今在军分区和武装部的争取下,县里把武装部列为了建设重点,楼房交给了县建筑公司承建。

进驻工地后,我天天跟在童师傅后面。童师傅是负责垒墙的大师傅,至于和灰、上砖等活,都是小工们干的。我才分到公司,但公司领导给童师傅交代过,要把我培养成一个独当一面的师傅,因此,没给我安排搬砖提灰的小工活,一上工就学垒墙。

虽然领导很照顾,但我很自觉,上砖、提灰等活有时候我也干,但更多的是看师傅砌墙。作为徒弟,我那个时候不开窍,师傅那样热心教我,我开始时连一根烟都没给师傅买过,后来还是他的二徒弟旁敲侧击提醒我后,才给他老人家孝敬了一包加工出来的烟叶,烟叶还是从许昌一位战友那里弄来的,抽旱烟的师傅一看到金黄色的烟叶,高兴坏了,连忙拿到自己的包袱里藏了起来。

师傅说,在建筑工程中砌墙非常重要,因为垒出来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楼房的结实和美观程度……在他手把手的教导下,我才懂得,整面墙相对好砌一些,难度大一点的是基础和墙角处的砌法。基础包括土地的整理、挖掘地基、垫层的铺设等,而墙角的砌筑则是重点,要确保墙角的垂直度和墙体的水平度,还可以使用横竖交错的方法进行砌筑……

武装部这栋楼盖好交工后,我基本上也出师了,后来,我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主要参与了县残联和工会办公楼的建设,我担任了墙角和墙体部分的垒砌任务,这项工程完工后,我也成了师傅的关门弟子。之后,他就没再带徒弟,而是由我和其他几个师傅带。

那个时候我才24岁,还是个未婚的大小伙子。

8月的一天,师傅跟我说,趁着这几天没有砌墙任务,咱们去帮助县直小学垒被雨水浸垮的院墙,这也是公司交给咱们组的任务。听到师傅这样说,我们就带着工具赶到了小学。

到了以后我们发现,小学东侧地势较低,前几天下的大雨在围墙处积下一大片的



水,时间一长就泡塌了两段十几米的墙,没办法只好把长长的旧围墙全部推倒,重新砌一道新墙,北侧两间屋被冲毁屋角也需要修缮。

小学校长看到我们到来,连忙招呼老师给我们倒水,小学基本上没有男老师,给我们倒水、当小工的只有女老师。

当围墙砌到一米多高的时候,站在地上已经够不着了,需要搭架子站到上面干活。架子搭起来后我们4个工人都在上面砌墙,而在下面和灰、递砖的活,就只好让学校的女老师们来干了。

在砌一处花墙、上水泥档板时,我在上面接,两个漂亮的女老师在下面抬着水泥板往上送,我手上粘有灰浆,或者是水泥板滑,结果,就在我的上面接着一头的时候,下面的两个女老师竟然一起松开了手。

只听到咣当一声,水泥板滑落到了地上,正好砸到了一位老师的脚,痛得女老师哎呀乱叫。

一看砸到人了,我慌忙从架子上跳下来,但由于对方是年轻漂亮的女老师,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帮她,而旁边的那位女老师也不知所措。

这时,童师傅听到这边动静也停下了手里的活,连忙过来查看情况,发现是水泥板砸伤到了老师,连忙招呼人把女老师扶到旁边。童师傅看了我一眼:咋回事?我就把刚才的事情向师傅说了一遍,师傅听后并没有说什么……

这时,学校一位50多岁的女领导来到了现场,她连忙查看老师脚上的伤,发现脚面已经被砸出了血,痛得走不动路……女老师被送医院的时候,师傅让我陪着去看看。于是,我连忙推着借来的自行车,和另外一位女老师一起送伤者到附近的县医院。

路上,我发现女老师头上冒汗,精神状态很不好,只好加快脚步,早一点到医院处治。

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到了医院,医生连忙查看伤情,进行外伤处理和包扎……等我们忙完的时候,天快黑了,另一位老师说,咱们一起把女老师送回她家吧,她估计得休息一段时间了。

在送女老师回她家的路上,我才知道她姓宋,是学校教三年级语文的老师,也是班主任。到她家后,另一位女老师把下午遇到的事情和宋老师的父母说了,之后,我们就离开了。

过了两天,童师傅问我,那位被伤到脚的老师怎么样了?我说这两天忙,也不知道啥情况。童师傅说,老师的伤毕竟和你有关,你多少有点责任。你还是买点东



西到老师家去看看,我一听在理,就到商店买了两斤点心,一斤白糖,赶到了他们家。

宋老师母亲看到我手里提着东西,来看她女儿,就连忙把我让进堂屋,宋老师在她的房间,听到动静,一只脚轻轻跳着扶着墙也到了堂屋。

我问了宋老师的伤情,她说虽然吃着药,但脚一直痛。伤筋动骨一半天,只好在家休养一段时间了,说完苦笑了一下。我发现宋老师这一苦笑,确实很好看,但我一接触到她的目光,顿时手脚没地方放……我坐了一会就匆匆离开了她家。

又过了十多天,我趁着工休的时候又到了宋老师家,这是我第三次来她家,她母亲这次很客气,把我让进堂屋,又倒杯水。显然,她母亲知道我是建筑公司的工人,于是,在看似闲聊中,老师母女知道了我的退伍军人身份,也知道了建筑公司熟练的砌墙师傅……我离开宋老师家里,她母亲还专门把送到大门口。

等我第四次去看宋老师时,她母亲非要留我吃完饭再走,而宋老师也微笑着说,吃完饭再走吧,也谢谢你这一段时间常来看我。吃饭中间,阿姨还问到了我家在哪,家里还有什么人的话题,我一五一十作了回答。

两个月后的一天,我正在老家休息。在我们公司大家上班都挺忙的,工休一般都是集到一起多休几天。

突然,我家的门被推开了,门外传来了姑娘动听的声音:这是麦苗的家吗?母亲听到有人喊叫,连忙出去查看,发现是一位漂亮的姑娘,就连忙问:你找谁?“我是县小学的宋玉萍老师,是来找麦苗的。”

“姑娘,进来说话!”母亲把宋老师让进了院子,我听到动静也走了出来,发现是宋老师,兴奋地喊道:“宋老师,怎么是你,这么远的路竟然找过来了……”“我脚受伤的时候,你看过我4次,我应该来看看你和阿姨……”

母亲一看我们认识,连忙笑呵呵地招呼宋老师坐下说话,不一会儿还端来了一盘红枣和花生……

那一天,宋老师在我们吃完饭才走的。

宋老师一走,母亲就忍不住问我:难怪我们催你找对象你不着急,原来你背后还给我们留了一手……这闺女真不错,她家啥情况。于是,我就把前面发生的事情向母亲和盘托出。母亲听后,笑着说,这个闺女眼里有光,人家不嫌弃咱家,你的婚事有门了……

我和宋玉萍慢慢处上了对象,第二年就在老家举办了婚礼。婚后,我们在城里安了家,建筑公司实行股份制后,我调到了县住建局,十多年前我退休离开了工作岗位。

后来,同事们开我玩笑:当初砌墙时你小子看上了人家,故意砸伤人家脚的



吧……宋玉萍也曾笑着问我,当初是不是故意那么做的?我拍了拍胸脯说:天地良心,我当时可是真的不清楚咋回事啊!

其实,生活中的意外处处有,有的的确打开了通向幸福的大门!

【素材来源于素材提供者,整理作品不代表编者和平台观点,无恶意和不良引导。图片源自网络,联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