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一直反复在提“吞并”加拿大的事情,就在2月20日“四国冰球赛”美国主场迎战加拿大的决赛前,特朗普和美国队通话,表示“也许很快它会成为我们的第51州”。特鲁多则立刻回应,说“你无法夺走我们的国家”。而特朗普之前也反复提到,不排除动用军事手段吞并加拿大和格陵兰,那么他的底气到底在哪?这就不得不唠一唠美国的阿拉斯加基地了,看完你就知道吞并加拿大可并非戏言。



其实说到阿拉斯加,大家也并不陌生了,给人的感觉就是冰天覆盖的不毛之地,但是很少有人提及此处的美国的军事力量。这里作为“北美防空司令部”的重要核心,虽然低调,但其掌控范围却非常惊人。



摊开地图来看,阿拉斯加基地的覆盖范围包括加拿大西北部、白令海峡、阿留申群岛、部分极地航道,覆盖面积在700万平方公里左右,相当于20个日本的面积,实力不可小觑。而且好巧不巧,阿拉斯加还刚好和加拿大接壤,如果特朗普要对其采取军事手段,那么从这里长驱直入无疑是最简单的办法,巧合的是这里刚好部署有重兵。



阿拉斯加目前主要设有两个基地,第一个是埃尔门多夫-理查德森基地,第二个是埃尔森空军基地。前者位于南方海拔65米的安克雷奇,这个基地名字很有意思,像是两个名字拼起来的,那为什么会这么命名,我们卖个关子很后面再说。



由于这里是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的重要支撑点,基地规模非常庞大,驻扎的空军人员就有7000名,下辖的部队主要是第3战斗机联队。这个第3战斗机联队嘛,一听番号就知道是老资格了。它又下辖2个战斗中队。第525战斗机中队装备的是F-22“猛禽”战机,这可是F22停产后为数不多的猛禽中队了,为此还专门建立适合北极低温的特殊保温机库,以保障隐身机涂层,且看且珍惜吧。



第18战斗机拦截中队装备F-16战机,原为“红旗演练”中扮演苏联的假想敌部队,2024年改为拦截机中队,用于协助F22执行空优任务。除了战斗机,第3联队其实还有E-3B空中预警机,144空运中队的C-17运输机和加油机。这些力量加起来算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空战体系了,可以在北极单独打一场大规模空战。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打辅助的,一个是211救援中队,隶属于阿拉斯加的国民警卫队,装备的主要是HC-130J运输机,负责参与北极的极寒环境下搜救和空投,毕竟平训练作战难免摔点飞机,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而另一个第3空中支援作战部队,负责的是陆军伞兵的联合空降训练。这时候就有朋友要问了,不是空军基地吗?怎么还有陆军。这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名字问题,其实埃尔门多夫-理查德森是个联合基地,名义上属于太平洋空军,但埃尔门多夫才是空军基地,理查德森基地就是陆军的地盘了。这个第3空中支援部队就是给美国陆军打杂的。



那么下面就要说说这里驻扎的美国陆军了,主要是第11空降师,由第1旅、第2旅,以一个航空特遣队组成。这个部队就很有特点了,绰号是“北极天使”,是2022年专门组建的北极空降兵,也是目前除了82空降师之外唯一空降师了。能把这支精锐放在这里,也足见阿拉斯加的重要性。



其中第一旅装备斯特瑞克轮式步兵战车,之后会换装极地车辆。至于为什么后面我们也会提到。而这个第2旅就是11师的主力了,下辖2个正儿八经空降步兵营、1个航空营、1个炮兵营、1个工兵营和1个支援营。而这个航空特遣队,其实是直升机部队,下辖1个ARB阿帕奇攻击直升机营,以及1运输直升机营。你想啊,这泼水成冰的地方,陆军你要腿着走那真是太难了,也只能部署空降兵这种高机动部队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个第1旅和第2旅其实也是半路出家的,原本是陆军第25步兵师1旅和第4旅,2022年才改编为空降部队。这就能理解,为什么他们还用着步兵的斯特瑞克步战车了,图片中可以看到衣服倒是换了,看来车辆还没来得及换装。这里顺便提一嘴,空降兵在美国是陆军编制,但是在咱们这空降兵则是空军下辖,大家别弄混了。



看到这里的小伙伴还记得第二个基地的名字吗?没错,就是埃尔森空军基地,这个基地位于费尔班克斯,人数大约5400人,主要是基地人员及其家属和供应商,规模也是不小了。这个基地就是个纯空军基地了,驻扎第354战斗机联队,战斗机包括F-16和F35A,还有KC-135加油机。还装备有不少MQ-9死神无人机,主要负责监视北极航道。

埃尔森基地和上面的埃尔门多夫基地不多,这里是美军在北极的作战训练基地,所以F35A除了在这里训练,大部分时间反而是待在埃尔门多夫基地待命。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1月阿拉斯加一架F35A坠毁,就是来自于埃尔森基地,这也算是一摔成名了。



从规模上来看,阿拉斯加有1个空军陆军联合基地,1个空军保障训练基地,设施完备而且人员充足,仅仅空军人员就超过上万人,要知道西班牙空军一共才2.3万人。而且这里还部署有一个完整的第11空降突击师,其中战斗旅就有6600人,加上一个直升机特遣队,总人数也接近万人,同时还配备大量的运输机用于极地战略空投和补给。



不用怀疑,美军在阿拉斯加的这股力量就足以横扫加拿大了,毕竟截至2023年加拿大陆军一共才2.8万人,现在可能更少了。这还不包括美军在格陵兰岛图勒空军基地,夏延山和北湾的空军基地,要是大家有兴趣后面也可以细说一下。



不过阿拉斯加的庞大兵力,倒不是特意为加拿大准备的,特朗普也是借花献佛。包括第11空降师在内,都是在2022年改编的,那时候可还是拜登在当家。这些力量主要还是为了执行美国的“北极战略”,更好的控制北极航道,特别是这几年,阿拉斯加基地的重要性还在不断提升,为什么这么说呢?

随着全球温度升高后,北极冰山大量融化,使用北极航道的条件也开始成熟,该航道比传统的苏伊士运河到欧洲缩短了2000公里,比巴拿马航道缩短了7000公里。自然引发了全球更多的关注。



2024年7月24日,阿拉斯加的基地就火了一把。两架轰6轰炸机和俄罗斯图-95轰炸机编队进入阿拉斯加防空识别区后,北美防空司令部下令起飞陪同的F22和F35A,以及F16还有E-3预警机,就是来自于上述两个基地。



而特朗普放出吞并加拿大以及格陵兰岛的威胁,其实也可以理解为要更加全面的控制整条北极航道。毕竟北极航道商船可以航行,自然也可以作为导弹攻击和舰队的航线。而掌握全球咽喉要道,那可是美国霸权的基本功。而特朗普上台后还对提出“收回”巴拿马运河,这和控制北极航道是异曲同工。实际上特朗普一些看似“危言耸听”的发言背后,都有一套完整的逻辑。而在特朗普的这套新战略中,阿拉斯加的基地未来可能还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