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州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多支精锐部队协同作战,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乌军投入的参战部队阵容强大,第80独立空中突击旅作为先锋部队,在行动初期发挥作用。该部队由苏联第80空降团演变而来,在顿巴斯战争和巴赫穆特战役中积累实战经验。第80突击旅采用现代化的空地协同作战模式,配备先进的通信设备和夜视装备,能够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执行突击任务。
第22机械化旅和第88机械化旅作为进攻主力,装备大量现代化装甲车辆和精确制导武器系统。这两支部队经过北约标准训练,战术素养过硬,在城市和开阔地形作战中都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这两支部队采用灵活的小群突击战术,既能够独立作战,又能快速集结形成战斗群,有效扩大战果。
第49独立炮兵旅在此次行动中发挥火力支援作用。该部队配备多型号自行火炮和火箭炮系统,能够提供精确的火力打击。第49炮兵旅采用网络化火力指挥系统,火力打击的精确度和反应速度因此提高。在行动初期,该部队摧毁俄军多处防御工事和指挥设施,为地面部队的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第103独立国土防御旅和第54独立侦察营负责行动的后勤保障和情报支持。这些部队采用现代化的后勤管理系统和先进的侦察装备,建立完整的补给线和情报网络。这两支部队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前线作战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他们确保弹药、燃料等物资的及时供应,还通过电子侦察和无人机侦察等手段,为指挥部门提供准确的战场态势信息。
来自法国、波兰和爱沙尼亚等国的军事顾问和技术专家活跃在战区。这些人大多具有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地区的实战经验,他们为乌军提供战术指导,还参与作战计划的制定和协调工作。
白宫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方密切关注库尔斯克地区的军事动态,同时重申美国对乌克兰使用美制武器的政策立场保持不变。美国情报部门持续向乌方提供高精度卫星图像和电子情报,这些支持对乌军的作战行动起到辅助作用。
德制装甲车辆在俄罗斯境内出现,引发国际社会关注。德国政府随后发表声明,强调乌克兰具有自卫权,这一表态与其此前相对保守的立场形成对比。德国态度的转变反映北约内部对乌克兰军事行动支持力度的整体提升。
关于乌军此次军事行动的具体目标,多方证据指向库尔恰托夫核电站。被俘的乌军士兵在审讯中透露,库尔恰托夫核电站是此次军事行动的目标之一。俄罗斯三防部队司令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乌军此次行动意图控制库尔斯克核电站。俄武装力量军事政治总局副局长也发表类似观点,强调乌方此举将威胁地区核设施安全。
库尔恰托夫核电站是俄罗斯境内发电量最大的核电站之一,其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核电站距离俄乌边境仅65公里,地处库尔斯克州腹地。如果该核电站被乌军控制,将对俄罗斯的能源供应构成威胁。同时,核电站周边的输电网络和基础设施也将面临安全风险。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呼吁交战双方确保核设施安全,避免发生核泄漏等灾难性事件。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