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来源荔枝新闻↑

最新后续:家属仍在等待,校方承诺“全力配合”

截至2月24日,大连医科大女研究生事件已过去10天,家属仍在等待警方调查结果。

父亲段先生向媒体透露:女儿手机因技术问题无法解锁,关键信息缺失,而87岁的爷爷因悲痛突发脑溢血,目前仍在ICU抢救。医院回应称“调查组已成立”,校方表示将配合警方并安抚家属,但具体进展尚未公开。



网友炸锅:三大争议点引热议

A.“医学生压力有多大?”

不少医学生留言:“考 研读博、临床轮转、论 文压顶,没倒下都是命硬!”

有网友晒出某医学院“一周90小时实习”的排班表,直指行业高压现状。



安徽网友说:我堂妹也在这个学校读研,天天哭,很迷茫,她很后悔为什么要学医?

广东网友说:什么原因天天哭?

山东网友说:不仅不给工资,还得倒贴。

江苏网友说:学医不好吗?当个护 士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之前我住院就特别羡慕。

山西网友说:在医院实习,不仅要倒贴,被欺负也不敢出声,因为害怕被卡实习和规培证。



云南网友说:读研真的很苦,比工作都累,啥都经历,啥也不是。



黑龙江网友说:我上了 10 年班,有时候也想哭。

广西网友说:上学不开心,上班了也不开心,但读研还是比读研开心,做了 12 年医生,腻了。

上海网友说:之前我实习的时候,不仅要交钱,还得给科室医生买早餐、报纸和烟,人家不给你又不好意思要。



B.“学校和医院该背锅吗?”

也有网友质疑校方心理辅助机制:“学生出事前是否有预警?导师是否过度施压?”但也有声音认为:“成年人该为自己负责,别一出事就怪Z度。”

辽宁网友说:我表姐硕博连读 5 年,现在一直拖到 7 年,导师故意不放不能毕业。



河北网友说:邻居家孩子今年保研,但人家不打算读博,就害怕这个。

北京网友说: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我家孩子大学毕业还没有工作,愁死我了。



C.“为什么总以悲剧换关注?”

评论区出现不同的声音:“从研究生到博士猝S,年轻人只能用命换改变吗?”

更多网友呼吁:“严查真相,别让家属寒心!”

安徽网友说:应该多关心一下医学生的培养,太难了。





真实案例:相似悲剧曾引官方调整

2023年凤凰WEELY曾报道:武汉某高校研究生因实验数据原因被导师批评后人没了,事件推动官方出台《研究生导师行为规范》,明确禁止学术P-U-A。



来源凤凰WEEKLY↑

2024年人民日报评论:“高校心理干预不能流于填表打卡,要走进学生心里。” 多家高校随后增设24小时心理危机R线。

(⭐央视《新闻调查》揭露某医院实习生“免费劳动力”乱象,促动官方环境整改行动。)



结束语

晴姐姐浅谈:

发生这样的悲剧太难受了,已经10天了手机为什么还没有打开呢?女孩父亲都要崩溃了,不敢想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内心有多痛?希望这样的悲剧莫要再发生了。

可悲剧背后,我们能做什么?

A. 拒绝“沉默式崩溃”

高压行业需建立“心理体检”机制,如医院、高校定期匿名评估学生情绪状态,早发现早干预。



B. 家庭沟通是最后防线

段父称“女儿从不抱怨”,这折射出亲子沟通的鸿沟。父母别只问“成绩好吗”,更要多说“你累不累”。作为孩子,也要及时和父母说说自己的情况。

C. 需要社会支持

如果将心理咨询加进Y保、严查实习超时问题,让想法从“纸上”落到“地上”。



如果你身边人陷入抑郁,请这样做:

✅ 倾听>说教:放下“你应该坚强”的批判,多说“我在听”。

✅ 借助官方渠道:找心理援助(如12355),或陪同就医。

✅ 切断危险信号:警惕突然“交代后事”、赠送贵重物品等反常行为。



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责任到底在谁?

“是学业压垮了她,还是家庭疏于关心?医院和学校该不该担责?手机为啥一直打不开呢?”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







(以上内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