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前:400+!国家线降!院校线降!我要上岸我要读书!一天后:阿弥陀佛菩萨真的显灵了!我命由我不由天!复试擦线我也要绝地逢生!关关难过关关过!

☆ 先说几件今年的比较新鲜的事,一是很多院校的分数没有像往年一样飙升(虽然高分还是很多,但确实克制了些,可能和报名人数的减少有关);二是国家线竟然和初试分数同一天出,这也是前几年没有出现过的情况,也让很多朋友少度过一段提心吊胆的日子。因此,只要今天发现自己的成绩过了国家线的朋友,都可以开始准备「复试」。如果觉得自己成绩在院校线那里不够稳,也可以考虑「调剂」,也有很多不错的机会。复试和调剂本质上并不矛盾,都可能涉及面试、笔试,所以假设拿捏不好自己的情况,就按照复试的方式全力以赴地准备,同时关注下调剂的流程和信息即可!

今晚可能有很多情绪,有很多需要消化的悲伤或欣喜,但无论如何请相信,任何时候,人生的路都不会只有一条。就像前段时间我和花花说,“其实世界真的很大,窗户外面有无数的人忙碌,也有风光无限。但我们的生活可能很小,小到一个错误都容不下,连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都少之又少。但是,如果我们多走出去,多想一些,打破这扇窗户,就会发现,现在犯的错误也不过是人生无数错误中的一个,不过是世界上啥也不算的小事,我们的眼光有多大,决定了我们看待当下事物的态度如何。还是那句话,把生活过得更出彩些更有生机些。如果我们能把生活的支点变多,那么桌上的一杯水倒了,对一张桌子上的人可能很大,但对整间店,对这个世界,其实小到不能再小。”

☆ 也许考研这件事也是一样的,风物长宜放眼量,如果人生数十载,一次失败或遗憾,当下看很大很大,但对于未来,可能很小很小。允许自己难过,但也保留重新开始的勇气和信心,祝所有赛博朋友都能真正寻找到适合的道路,不一定需要成为闪闪发光的人,但“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


God bless me

一鼓作氣一飛沖天✦

9月研究生開學了✦

@TuTouSuo™️

☆ 复试基本内容

复试过程中大部分院校都会分为「面试」+「笔试」两个环节(部分如复旦大学等院校不设置笔试,只包含20分钟面试)。其中,笔试以常规题型为主,少量出现与初试不同的题型,例如主题写作、深度观察纪实,有些院校同时考察文学大类等。而面试的种类则更为多样丰富,包括即兴主题演讲、一对一问题、小组合作讨论与英语口语交流、专业英语主题演讲等等。

所以,和初试单一的二维书面形式的考察不同,复试将更加着重于全方位地展示个人的能力,甚至是个人的表现魅力、知识涵养与体态展示,包括举手投足之间的风度,话语表达上的逻辑思维和气质呈现。在从单向的知识体系了解转向涉及各个方面的多维层次的评价和审视的过程中,很多朋友就会面临着没有实际经验、紧张或怯懦的情况,甚至有可能因为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缺失与机会失之交臂。

实际上,既然大家进入了复试,那就意味着已经得到了部分肯定,我们大可以把复试当作是一次新的展示机会。这不仅关乎是否能够踏入新的阶段,更需要将其看作是一场关于自我的淋漓尽致的展示——去表达、去争取、去尝试。同时,对于很多站在悬崖边的「擦线党」来说,复试更是有可能成为你的最后一根稻草,帮助你淘汰掉那些实际上和你一样危险的中间层次的竞争对手们。

【官网复试信息】一定要注意查看院校官网给出的复试信息,确定是具体复试形式;同时关注需要提交的材料、缴纳费用(也可以先看2024年的复试要求,提前做好准备,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诚信复试承诺书》等)。有些院校会提前要求提交政审表、研究计划书、个人简历、作品集或过往经历的资料表格,在复试通知出来前都要做好准备。另外,不要轻易「断网」,导致具体信息更新不明确。调剂生需要及时联系各个院校,整理调剂复试时间,尽量不要与自己院校复试时间冲突(据说今年复试是统一时间,能够减少很多复试和调剂之间冲突的麻烦)。

【材料准备】电子版或纸质版材料准备要清晰明了,不要马马虎虎,按照要求做好文件信息的标注,打印好相应的份数,保管好个人证件;手机保持畅通,有些院校会拉群(微信或QQ群为主)安排复试。

【复试考试酒店预订】提前订好学校附近或者学校内的酒店,熟悉考试的地点,可以与研友结伴,一起漫步校园,去你未来学习的地方遛个弯。

【等待消息,及时查看录取名单】复试完家里蹲期间也要及时查看官网拟录取信息,拟录取后按照官网文件要求提交相关信息材料(过往有调剂生因为错过拟录取确认而失去录取名额的情况!一定要重视)。

☆ 不同分数段要做的事

【第一梯队】初试高分喜极而泣选手:排名在拟招收人数的前30%-50%,例如拟录取10人,目前分数排名于前5名;拟录取20人,目前排名在前10名,以此类推。这部分选手要注意自己与较低排名之间的差距,咬分很紧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尤其是在今年前十至前二十分数差距在10分左右居多,高分、同分人数扎堆的情况下,专心准备复试,切忌喜而忘忧,盲目自信和自满,高分淘汰的选手也并非小概率事件(经常发生!)。

【第二梯队】分数尚可但少有优势选手:排名在拟招收人数的后50%,且这一阶段中相同分数或分数差距极小,需要确认自己与较高排名之间的差距,然后专心准备复试。这一部分同学的竞争压力和拥挤度为最高等级,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其他人反超,处在复试中较为危险的地带。

【第三梯队】岌岌可危擦线选手:排名在拟招收人数之外,几乎在复试与无法复试的悬崖边缘挣扎,徘徊游走在「陪跑团」和「弃权团」的临界点,自身处境十分危险。建议留一手调剂,尤其是自身成绩较好,但由于院校分数线较高而遗憾出局的朋友(380-400分段尤为典型),在调剂市场中有很大优势;同时,不要掉以轻心,逆风翻盘也有可能。

【第四梯队】遗憾落败选手:目前成绩已无法与其他选手进行复试竞争,处于一知道成绩就已经被淘汰的情况。直接开始准备调剂,专心于搜集各大院校既往调剂信息。(1)看哪些院校过往有过调剂名额(以去年的调剂信息作为重要参考);(2)选择心仪的院校开始拨打招生办电话询问调剂信息(现在就可以多多联系,不用担心“太早”或“还没开始”);(3)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怕吃闭门羹,不怕被拒绝!

【第五梯队】某科成绩或总分未过国家线选手:谨慎选择二战/三战;工作经验也十分重要,“不一定去到罗马才是更大的世界”;虽然目前市场环境仍然较为迷茫,就业前景并非乐观,但如果有合适的工作,也可以多多尝试,在真正的工作以及与他人的交往中明确自己想要的未来和生活。

☆ 复试笔试和面试

【笔试】诸多学校的笔试题有一定的差别,包括撰写一篇文章,分值150分(注意主题写作、深度观察写作等题型);有些学校(例如厦大、西交大、华南理工)会增加政治面试(不占分但也要认真对待)或综合素质测试(心理测试)、PPT个人展示,以及作品集或过往科研成果提交;同时,在复试中,面试依旧是常态,由英语面试和专业课面试组成,不同院校会有不同设置,例如口语对话、三分钟抽题演讲等等——具体一定要看各个院校的复试文件(可以在学校研究院官网或学院官网中查看2024年文件作为参考)。

【面试】在整体新传考生质量逐渐提升的过程中,初试分数也逐渐缩小;因此,相较于稍显模式化的初试,复试可能会更加在意考生个人的知识素养、思想深度、综合能力(包括外语水平、表达能力、气质风貌、节奏的把控能力等等)。复试中要注意一些可能出现的考题形式的改变,例如抽题演讲替代日常对话、即兴表达代替提前准备、个人独立展示替代小组圆桌讨论等。不过,各个院校对复试的筛选方式已逐渐成熟,不会突然做出大幅度的调整。只要能够在面试中多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不怯场、不犹豫,展示专业知识素养即可。大部分院校的面试内容还是以中文自我介绍、英文自我介绍、抽题演讲、英文对话”为主,复习时也从这几个角度切入即可。

☆ 复试材料准备【通用版】


复试费用(80元到150元不等):没错,和初试缴费一样,复试照样要交钱,同时还有体检费用(该费用自行承担后提交体检报告或开学报到时缴纳并体检)。

应届生/往届生的学历审查:应届生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往届生提供毕业证书。在今年9月(2025年9月)前,应届生应获得学历证书与学位证书。

学历材料和其他信息证明:毕业证书(应届生携带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准考证、近期正面免冠一寸照片一张。

考生在校学习成绩表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由教务处提供并加盖公章,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成绩单也是复试过程中的重要提交材料之一。

能够证明考生本人外语能力的相关材料:如CET-4、CET-6、IELTS或TOEFL成绩单等。只要能够证明你外语能力的都可以提前准备好原件与复印件。

☆ 复试材料准备【院校版】

考生自述:主要包括考生本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等方面内容;有些院校要求以PPT形式呈现。

简历:初试成绩、报考方向、毕业院校、实践与实习经历、研究成果、研究意向、技能掌握情况。

研究计划书(适合简历经历较少的学生):研究主题、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研究过程、研究时间规划。

身份证或户口本证明:曾经更改过姓名或身份证号的考生,需提供户口本或公安局开具的证明。

导师推荐信:上限两封的导师推荐信,中英文皆可。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摘要)、科研成果、获奖证明。

本科阶段其他学习证明材料的扫描件:辅修专业与学位证书、出国或在香港/台湾/澳门等地交换学习记录。

复试确认:一些院校需网上确认复试,注意院校信息通知情况。

☆ 联系导师


大多数的建议是不要联系,毕竟在现在这个阶段不确定性还是极大的,就算是联系了,老师也未必能够在复试中给予支持和帮助;但是,有一种情况是可以联系的:你的分数极高,排名极好,你所希望进入的教授研究小组极为热门,例如是学院中十分知名的明星人物——比如人大的彭兰、厦大的邹振东、南大的胡翼青、浙大的吴飞、深大的常江、复旦的张志安等,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必须有点「小策略」,提前在老师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以便之后能够更为顺利地进入他/她的研究团队。

联系导师时你需要注意的:

1、不要群发邮件,不要同时联系多位导师;不要用QQ邮箱发(不是死规定嗷,但QQ比较私人,最好是用公共邮箱),可以用Gmail或者是163邮箱、outlook邮箱,邮箱名称最好是本人中文名字,不要花里胡哨一堆符号嗷。保证清晰即可,例如banbanbambi@gmail.com,主题:姓名-报考专业(2025级/届)-自荐信。

2、不必给予老师太多溢美之辞,过犹不及的表达不如清清爽爽地表达自己的情况、展示既有的个人价值。

3、邮件中需要包括的内容:你是谁、为什么想要拜入该教授门下(有什么渊源,或者是对他的研究方向已有所了解),注意,这些内容都必须完整、甚至完全贴合这位教授的研究旨趣,让他能够对你感兴趣。

4、邮件中可以包括的内容:就读的本科院校、就读时的成绩、你的实习经历、科研成果、在校时的一些表现、你的初试成绩、你的研究计划书、简历或作品集等等,或者是撰写的一篇优秀的文章,都可以随邮件附上。

5、拒绝自我感动、拒绝过于卑微;不要使用「斗胆」「感激不尽」「竭尽全力」「毕生心血」「从此以往我必将…」「若老师能够给我一次机会,大恩大德永世难忘」「痛苦、彷徨、悲伤」「开心、兴奋、高兴」如此很激烈、程度很夸张、情绪很明显的词汇;要不卑不亢,可以适当展示个人情怀、未来规划、人生抱负。

☆ 调剂

1、什么是调剂?

实际上,调剂就是高考填报志愿时我们所填的「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差别;如果考生参加复试未被第一志愿录取(或未达到一志愿复试要求),即可申请调入符合专业报考条件的第二志愿。这一过程就被称为调剂。

2、哪些人可以参与调剂?

(1)报考第一志愿进入复试,但未能成功录取的一志愿考生。

(2)报考第一志愿并未进入复试,但单科成绩和总分成绩均符合当年国家线要求的一志愿考生。

第一种情况的一志愿考生较第二种情况的考生多一次「校内调剂」的机会,例如从学硕调至专硕,从全日制专硕调整到非全日制专硕等等。有些院校只接受校内调剂,不接受校外调剂;有些院校可以允许其他专业调剂至新传或新传调剂至文学等(具体看报考院校官方的复试文件)。

3、调剂的基本流程。

【调剂信息搜集】在调剂系统开放之前,一定一定要做的事情就是广泛地搜集调剂信息;在今年各大院校还没有公布调剂情况时,可以先从往年的调剂情况开始入手,筛选出一些符合自己条件的院校;当一些院校公布了调剂信息之后(一般是B区先出),就可以开始着手打电话、发邮件了解调剂院校的信息,比如筛选条件、名额限制等等。

【调剂的个人接受度】这个涉及院校筛选的很重要的方面,985、211、双一流、普一本、普二本,A区还是B区,学校的排名、学科专业排名、发展机会和前景等等。

【调剂的个人价值展示】根据自己的能力、本科院校、报考院校、报考专业(专硕/学硕)、初试分数(英语/政治/专业课)来筛选出一组院校。

【调剂系统填写】登录调剂系统(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院校缺额查询——填报调剂志愿/修改调剂志愿——登录查询复试通知——确认参加复试——待录取通知。

2025届大吉大利复试班

1v1线上模拟面试

自我介绍/简历/研究设计

详细批改/英语交流速成

热点事件主题演讲资料

10次课程/含调剂指导

调剂资料搜集整理

拼团价199元/380+再减50元

祝所有赛博朋友

阿弥陀佛大吉大利

一战成硕




⛄️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2026届39所院校全程企划 」

减少考研投入成本 一站式学习

清晰化院校考查内容 轻量简单

只学院校必需课程 删繁就简

Kill the Utopia

「2026版名词解释(正在售卖) 」

结构化背诵+贴合教材+轻量记忆

八大学科+必背300词+扫盲1000词

With tts

「2026答疑|资源|社群」

每天一篇论文带读&评论赏析

每天在线答疑/公开课第一手信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