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们希望能够主动步入社会,扩充自己的朋友圈,结识更多的朋友,将手机的通讯录写满。
只是,很多人从加了微信之后,就少有联系,甚至,在当下的某一天,打开手机,看到这个名字,都想不起来他是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愈发认为,朋友不在多,三五好友足矣。
这份烈酒一样的情谊,会珍藏在内心的某个角落,在每一个寂静的夜晚,都会想起远方的朋友。
为了拥有一个安宁幸福的晚年,我们一定要学会做减法,将这三种人请出我们的朋友圈。
01 在乎金钱的人
世上的所有人,都喜欢钱,兜里的钱,能够让我们实现梦想,追随想要的生活,也能够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和试错的机会。
只是,爱钱需要有度,那些太在乎金钱的人,实在是很令人生厌。
一起出去吃饭,他总是很计较今天谁来付款,谁付得多,谁付得少,要是哪一天轮到他们付账了,他们会心疼很久,觉得自己吃亏了。
然后,找时间“收回成本”。
和这样的人相处,唯有金钱,没有情谊,也因此,对他们再好,再贴心,他们也不会记得你的好,更不会感恩。
好的感情,从来是双向奔赴,如果一方只是付出,一方只是索取,这样的关系注定无法长久。
爱钱本身没错,错误的,是只爱钱,不爱其他。
人和人的交往,重在情,那份温暖的情谊会一直珍藏在我们的内心,照亮我们的前路,给他们勇气和底气。
02 经常抱怨的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人,他们整天抱怨这个,投诉那个,甚至觉得全世界都在亏欠他们一样。
出去买东西买贵了,抱怨商家心太黑,去郊游路上堵车了,抱怨交通太差,和妻子吵架了,抱怨妻子的脾气太大,孩子的工作没有进展,抱怨领导不会识人用人。
他们整个人的身上都带着阴暗,认为一切的问题都是因为别人不好,而自己,只是一个完美的受害者。
这种“受害者心态”始终缠绕着他们,让他们变得负能量满满。
心中的郁闷无处发泄,他们就会和身边的人反复提起,一遍遍地说起那些陈年烂芝麻的事情,结果呢,自己的心情没有好转,还让对方的情绪变得格外糟糕。
其实,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真正需要负责的,至少自己,我们根本没必要为他人的坏情绪买单,因此,不要和他们走得太近,远离,才是最好的选择。
03 斤斤计较的人
前一段时间去超市买东西,看到了在水果摊位的一位大妈,看样子,头发花白,大概有七十左右了。
她正站在蔬菜摊前,左手拿着个塑料袋,右手在摊位前使劲扒拉,左看看,右看看,还不时用手捏捏,看看新鲜度。
服务员见此情景,特意跑来提示,不要这样,但她压根不听:我花了钱了,怎么就不能挑呢?
服务员皱了皱眉,明显是有些不高兴了,但大妈丝毫不理会他人的感受,仍然在那里自顾自地挑选。
这样的人,实在是令人生厌。
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太过斤斤计较,生怕自己吃亏了。
购物时,他们要挑最好的,外出乘车时,他们要有座位,去公园时,他们要占据最佳的位置。
这样的人,本质上极度自私,他们从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而只在乎自己是否得到。
遇到这样的人,如果可能,千万不要靠近。
好的朋友,不在数量,只在质量。
有一两个交心的知己,胜过有很多不交心的朋友。
在晚年,我们更应该将自己放在首位,照顾好自己的身心,远离不健康的人群,这样,才能过上开心快乐的生活。
作者简介:李木可,一手努力生活,一手认真写作,希望能在打拼的路上守好自己的内心。
平台简介:
顾一宸,青年作家,专注于情感治愈和励志分享,写暖床故事,泼酸辣鸡汤。
著有《如果觉得委屈就成为你想要的光》《我与你的惊喜是刚刚好的相遇》《管他努力有没有回报,拼过才是人生》《写作变现:新媒体爆款高效进阶》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