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真人真事改写。

一起看文前,请点击“关注”按钮,后续有更多好文奉上!

2017年,29岁的丁丁从哈佛大学毕业。之后,他进入一家知名大公司担任法律顾问一职。

谁也想不到,丁丁出生时,因为缺氧成了脑瘫。如果不是他的母亲,或许他早就不在人世了。那么,丁丁的母亲究竟做了什么,才将脑瘫的儿子送入高等学府,还让他成就了一番事业呢?



图|丁丁和母亲

1988年7月的一天,湖北武汉某医院内,刚出生几天的丁丁满身插着治疗管,躺在保温室内一动不动。

丁丁的母亲名叫邹翃燕,面对医生已经对儿子下了5次病危通知,她依旧坚持:“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我都不放弃我的孩子!”

邹翃燕的丈夫却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与其让孩子艰难求生,还不如早日放手,“我建议拔管!”让儿子能走得能舒服一点。

每次丈夫提起放弃治疗这件事,邹翃燕都会和他大吵一架。

“就算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我也要好好照顾儿子长大!”



图|邹翃燕和儿子

正是因为邹翃燕的坚持,丁丁才一次次从鬼门关被救回。

其实,在丁丁出生之前,邹翃燕的胎象一直很稳固。谁知道在生产那天,丁丁卡在子宫口,怎么也出不来。

医生知道这种情况十分凶险,一旦胎儿在宫内待得太久,就会有窒息的风险。

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邹翃燕终于把孩子生下来了。

因为在宫内窒息,丁丁刚出生之后,就被医生下了病危通知。更严重的是,丁丁出现颅内出血,被医生诊断为重度脑瘫。

要知道,这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就算侥幸能活下来,他的运动、认知、语言和日常生活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比如,肌张力异常,活动受限。

婴儿时期,无法完成翻身、坐立、爬行或行走等基本动作。更严重的是,终生或许都要坐在轮椅或完全卧床。



图|邹翃燕和儿子

医生说的情况邹翃燕都了解了,即便如此,她也不打算放弃儿子。

虽然丁丁先后五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但他最终闯过来了。

在之后的十年里,邹翃燕几乎把全身心都投入到照顾儿子身上来,自然对丈夫的关注少了很多。在丁丁十岁那年,邹翃燕的丈夫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看不到头的日子,和她提了离婚。

从此之后,邹翃燕母子的日子过得更艰难了。



图|邹翃燕母子

因为在宫内窒息,丁丁出生好几天了,一声都没哭过。

直到第五天,他才开始哭泣。

邹翃燕知道,儿子日后的每一步,都会很艰难,也会比同龄的小朋友要慢很多。但她不害怕,只要她抱有希望,母子俩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为了给自己鼓劲儿,也为了让儿子懂得生命的意义,她给儿子取名丁丁,希望用这个响亮的名字,提醒自己要相信希望。



图|邹翃燕和儿子

自从和丈夫离婚后,家里的重担就压在邹翃燕一个人身上。

即便如此,她也从未退缩。

为了养活儿子,她恨不得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兼职上面。

生丁丁之前,邹翃燕是一名教师,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不过100元。丁丁自从出生后,就要进行康复训练,一个月的训练费就要花掉大部分,这还不算上母子俩一个月的吃喝费用。

为了赚钱,邹翃燕当过机构老师,还卖过保险。每天只要一睁眼,邹翃燕就开始忙碌。即便如此,她一天都没落下给儿子进行康复训练。



图|邹翃燕和儿子

在邹翃燕的坚持下,丁丁一天比一天好。虽然进步缓慢,但邹翃燕依旧信心满满。

很多人以为,只要是脑瘫儿就是瘫痪。

其实,脑瘫儿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丁丁是不幸中又幸运的那一个,他虽然是重度脑瘫,但只是运动能力受到了影响,智力并未受到影响。

就这样,丁丁成年累月的康复后,学会了像同龄小朋友早就会的自理。

丁丁很幸运,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要知道,和丁丁同时期进行康复训练的脑瘫儿,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



图|邹翃燕和丁丁

都说只有历经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在邹翃燕日复一日的坚持下,终于看到了希望。丁丁不仅可以自理了,学习成绩也是一路高升。最终,丁丁在2007年高考那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入我国顶尖学府北京大学。

历经19年,邹翃燕做到了!

之后,丁丁又在北大读了研究生。毕业之后,他进入哈佛,一路高歌,最终顺利毕业。

如果不是邹翃燕,在丁丁出生后不久的坚持,丁丁不会顺利活下来。如果不是邹翃燕在儿子三个月时,开始对他进行智力游戏,或许丁丁不会表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

如果不是邹翃燕在儿子小时候,坚持让他用筷子,或许丁丁一直无法克服困难,也无法学会自理。

有了伟大的母亲,丁丁冲破重重障碍,终于破茧成蝶,飞向了自己原本无法抵达的高度。

邹翃燕就是儿子的灯塔,她用自己的光亮,照亮了儿子锦绣前程。

参考文献:
[1]环球网2017-11-06 11:49《脑瘫患儿被母亲独自抚养 如今北大毕业考入哈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