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姊妹》看似是一个讲述何家六姐妹人生历程的故事,可实际上这个故事的时间跨度远比一代人更加漫长。
虽然《六姊妹》的故事是从奶奶带着孙女来投奔儿子开始的,但却让人从奶奶的名字上看到了更多,从奶奶的行事作风上体悟到了更多。
这个名字,就是何家六姐妹的奶奶何文氏,一种在那个时代几乎不会再有人使用的名字。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之所以长大后的老二何家文在性格上与奶奶最像,或许也跟她名字中带有奶奶娘家姓氏有关吧。
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一种多少有些不重视女性的古代称呼方式,但也恰恰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名字,让何文氏乃至她的儿子何常胜,在很多为人处世上有了可信的解释。
比如何文氏与儿子对待大老汤一家人的态度,又比如何文氏与儿媳妇同心协力将六个孙女拉扯大的坚韧。
作为一个1955年出生于上海的老戏骨,现实中的奚美娟虽然只可能是剧中刘美心这一代人,但她用极为传神的样貌与内敛的演技,诠释出了她这个年纪母亲那一代人的样貌。
更准确的说,奚美娟用自己的演技,诠释出了一个很可能出身大户人家的大家闺秀,并言传身教的养育了同样优秀的儿子何常胜。
相比之下,作为儿媳妇的刘美心,则更像是打破门第之见后,穷苦人翻身做主人之后,孤儿寡母顺应时代的大趋势,做出的最符合时代的正确选择。
而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为什么何文氏一手带大的何家丽能撑起这个家,而由刘美心一手带大的何家喜,则在婆婆王怀敏熏陶下快速“黑化”了。
虽然出于某些原因《六姊妹》刻意忽略了很多具有时代特征的事件,也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并没有让何家在生活上有特别拮据的困难与处境。
但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与家庭,难道不是何文氏这块“压舱石”起到了定海神针的巨大作用吗?
在教育和引导儿子何常胜上,如果不是何文氏的言传身教,如果何常胜是一个出身穷苦人家的孩子,他真能任由大老汤“欺压”自己近乎一生而不反抗吗?
若不是何文氏实在看不下去了,若不是何文氏将深埋心底多年的“秘密”说出来威胁大老汤,或许何家的生活条件会更加艰苦吧。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奶奶,作为何家辈分最高的长辈。
何文氏不仅能“压制”住儿媳妇过分偏袒老六何家喜的心,更能在关键时刻让六姐妹不敢在自己这个奶奶面前表现出离心离德。
可以说作为大姐的何家丽,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能将何家六姐妹牢牢聚在一起,几乎完全是奶奶何文氏一手调教出来的。
而像何文氏这样的一种人,这样的一种女人,则完全不是刘美心这种没有什么文化之人可以比拟的。
在一众女性角色中,奚美娟成功将何文氏塑造成一个具有古典特色的女性形象,一个活脱脱从大宅门里走出来的女性角色。
她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她明白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虽然在《六姊妹》的前半部中,何文氏有很长一段时间离开了何家,但她却成功将一个明事理的孙女交还给了儿子。
虽然在《六姊妹》的后半部中,何文氏并没有享受到太多生活上的幸福,但她却用一种不可言明的震慑力气,成功压制了何家喜撺掇亲妈与五个姐姐为敌之心。
奚美娟诠释的何文氏,从不抱怨生活有多苦难,也从不说不该说的话,更不做违背礼法的事。
虽然她并没有表现出传统大家闺秀常见的女红等能力,可在知书达理这方面却被奚美娟用过硬的实力完美诠释出来。
也许这就是所谓老戏骨的魅力与实力吧。
她们不仅有着丰富的阅历与经历,更能由内而外把握住一个人物该有的状态与表现。
在诠释何文氏时,奚美娟甚至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与表情,因为在她举手投足间,就足以让人体会到她与刘美心、汤婆子甚至是刘妈有多么的不一样。
关于《六姊妹》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