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全区法院优秀诉讼服务中心

近日,自治区高院发布《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优秀诉讼服务中心评比结果的通报》,其中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获评为全区法院优秀诉讼服务中心。

近年来,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以打造具有瑶乡民族特色诉讼服务体系为目标,创新“123”工作模式,全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2024年,富川法院网上立案审核通过 1576件,审核通过率56.63%,网上审核平均时长2.4天,网上缴费1604 次,诉讼服务中心满意度达92.85%,位居全市第一。

“一站式”诉讼服务,画好司法为民“同心圆”

1

诉讼服务集约化


组织鉴定机构上门为老年当事人做诉前鉴定

富川法院为当事人提供诉调对接、诉前保全、诉前鉴定、现场立案、执前督促等“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的高效便捷诉讼服务。并对特殊诉讼群体开辟绿色通道,为当事人提供上门司法服务350余次。

2

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探索综合性诉讼服务机制


无纸化工作

构建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工作模式,将全院案件的电子卷宗扫描、纸质材料划归中间库管理、运行和归档,提高法官审判效率及卷宗材料的保密性。

3

结合民族地域特色设立双语服务,进一步推广民族特色解纷工作


为少数民族当事人提供双语诉讼服务

设立少数民族群众诉讼服务窗口,在窗口安排一名熟悉瑶话、梧州话的工作人员,对不通晓普通话的当事人提供导诉导访服务。2024年以来,使用民族语言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服务1000余次。

发挥“调解+速裁”两团队作用,激活担当“动力源”

1

诉前调解团队,实现高效解纷止争


诉前调解化解矛盾纠纷

积极打造“诉前调解工作室”,邀请有工作经验的特邀调解员进行解纷。对因特殊情况无法到庭的当事人,诉前调解团队主动上门“双向奔赴”解纷。2024年,驻庭调解员调解案件1594件,其中上门解纷120件,调解成功案件1277件,确认送达地址449人次,经诉前调解固定无争议事实缩短审判时长25天。

2

速裁快审团队,精准实施繁简分流


速裁庭调解

通过“系统算法与人工识别相结合”,科学开展繁简分流,形成“源头分流、全程提速、调解先行、调判结合、兼顾执行”的速裁模式。2024年以来,速裁快审团队共审理案件820件,平均审理时长31天,相比同期缩短5天,服判息诉率91.49%,生效案件自动履行率达55.11%。

聚焦三维发力多元解纷,绘就和贵治理“新枫景”

1

借力织“网”,滤纷于诉外


联合司法所调解

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对接基层解纷力量,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基层预防化解纠纷网络。截至2024年底,与辖区12个乡镇107个村(社区)基层治理单位以及专业行业性调解组织建立了诉调对接联系平台,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

2

借制闭“环”,止纷于诉内


发放《财产保全告知书》

建立立案辅导制度,一次性告知诉讼风险、诉前调流程等事项,发放《财产保全告知书》,推进“以保促调”“以保促执”。坚持访源治理,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引导“信访”当事人“信法”,成功化解重大影响经济发展敏感案件5件,主动放弃越级上访、缠访6人。

3

借文育“枫”,防纷于未然

开展民族普法宣 传



富川法院一直恪守孝、悌、忠、信等村规民约,将村规民约和法律宣传结合起来,在“三月三”“盘王节”等民族节庆活动期间,将传统文化和本土油茶、蝴蝶歌文化融入法治宣传内容,2024 年开展送法进校、送法下乡,山歌普法、油茶夜话等普法活动 76 场,惠及 2000余名群众。


【2025年第15期】

出品: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供稿:立案庭 徐维凤

编辑:甘秋莲

审核:熊秋霞

公告声明:本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