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初一不一般,老人说:“77年不遇,3大特点”,早做准备
时间过得真快,还有几天就要出正月了,农历二月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当然对于农历二月来说,也对应着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和春分,此时正是是万物复苏的一个月份,所以也被称为“花朝”等等。
而二月初一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根据天文学家的说法,这一天还是有一些特点的,比如说:“七星连珠”天象。也正是如此,在民间里还是有一些说法和讲究的,那么都是有啥特点,有啥说法呢?我来回答:
今年二月初一不一般:
①今年二月初一出现天文现象,“七星连珠”。
什么是“七星连珠”呢?
“七星连珠”从表面的解释来看,就是单纯的七颗天体排成一条直线,而这七颗星分别是:
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而在2月28日,也就是二月初一这一天,按照天文学家的说法,这七大行星大致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而“七星连珠”这种现象每77年出现一次,在二月初一这一天,更是形成了火星和木星“双星拱月”的奇观,显得尤为罕见。
而根据历史的记载,也有类似七星连珠的说法,其中古书《史记•天官书》中有了句:
「汉之兴,五星聚东井」。
但作为一名科技爱好者,我们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其实七星连珠只是一种寻常的天文现象,并不会对地球产生直接影响的。
②今年二月初一是“龙日”。
什么是龙日呢?
这源于干支纪年中的说法,在干支纪年中,它是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成的,其中: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于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成了六十个,比如甲子,乙丑……等等,并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形式给表达了出来。
而二月初一也是干支纪年中的戊辰日,而辰就是龙,所以这一天也就有了龙日的说法。不过来说,民间里“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这也说明了二月初一是龙日的说法也是有一些民间说法的。
③,二月初一是“朔日”。
什么是朔日呢?
我们老祖宗把农历月分为几个日子,比如说十二建除,还有朔日,望日,晦日等等。其中:
“朔日”:是农历月的初一,在这一天也是月亮的复苏之日,因为月亮公转地球的原因,并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也是天最黑的时候,所以这被称为“朔”。
“望日”:是指农历的十五,此时因为月亮公转地球,并运行到地球的一边,使得地球到了月亮和太阳的中间,人们站在地球上是看到月亮的。
不过对于朔日和望日,俗语中“朔日不出行,望日不回家”的说法。
那么在二月初一这一天有啥说法呢?一些事也要早作准备:
第一,二月初一“不远行”。
为啥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俗语中有:“既望不出门,既朔不归家”的说法。
意思是说,朔日和望日都是月亮强引力的时候,此时地球上会发生潮汐变化,比如大海涨潮,还有钱塘江大潮等等,所以在古代的时候,朔日是不能远行的。当然这不过是老传统的说法而已,具体在远行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些为好。
第二,吃“龙食”。
农历二月初一,二月初二是龙日,也是龙抬头的日子,所以按照民俗的说法,在这一天也是要吃“龙食”的,而在民间里也有吃“龙食”的习俗。
而这里的“龙食”,指的是一些形状像龙的面食,比如说面条、饺子、龙须面等等,当然这些食物不仅美味可口,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在里面。
第三,二月初一“剃龙头”。
在俗语中,有正月不理发的说法,因为在民俗中,有“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当然这不过是民俗的说法而已。
而进入农历二月以后,也是龙抬头的日子,而且二月初一是“干支纪年”中的龙日,所以在这一天理发还是有好的寓意在今里面的。
通过上述来说,今年二月初一不一般,有几大特点,特别是在这一天中,有天文现象中“七星连珠”的说法,这也是77年难遇的,所以因此无论多忙,也是要尊重一些民俗说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