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达州市通川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区长覃永利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通川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4.5亿元、增长4.5%,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西部百强区”;报告提出,2025年,通川区将实施七大攻坚行动,全力冲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的目标,为达州全市“决胜‘十四五’、冲刺三千亿”贡献通川力量。
会议现场
过去一年,通川区在复杂形势下实现经济稳中提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2亿元;招引亿元项目72个,总投资超5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348.4亿元,培育形成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氢能产业实现破题发展。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创新开展“消费500元·抽奖帕萨特”等活动,拉动消费20亿元。
城乡融合发展呈现新气象。去年通川区完成了44个重大基建项目投资71.31亿元,改造老旧楼院157个,新增充电桩500余个。农业实现“十二连丰”,磐石镇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农村公路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3%,莲花湖入选全省美丽河湖。
民生保障交出温暖答卷。开发公益性岗位2700余个,新增城镇就业6890人。完成136公里燃气管网改造,化解41户集资楼等20年信访积案。通川健儿首夺奥运金牌,填补达州空白。政府效能持续提升,压减一般性支出7.5%,“三公”经费五连降。
2025年,通川区将通过七大攻坚行动绘就发展新蓝图。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经开区“三倍增”计划,推动4个百亿产业集群建设,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加快氢能产业园建设,布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清理低效用地,确保园区营收增长10%以上。
打响项目攻坚大会战。谋划储备项目4000个以上,争取资金50亿元。推进28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创新“基金招商+链式招商”模式,力争引进亿元项目40个。建立“2521”项目机制,推动G210改扩建等重点工程。
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力争综合销量突破10万台。培育“四上一新”企业50户,推动“通川造”产品抱团出川。发展银发经济、夜间经济,建设万达开数字云创基地,打造5G数智市场。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能。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98%审批事项网上办理。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组建集团公司。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0家,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6家。实施“人才先行区”建设,全年引才超1200人。
推进城乡融合促振兴。完成150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充电桩600个。确保粮食总产18.9万吨,培育百万集体经济村。新建农村公路100公里,创建省级和美乡村10个。实施“五烧”管控,完成70公里雨污管网改造。
织密民生保障幸福网。新增城镇就业5500人,建成4个养老综合体。推动区人民医院创“三乙”,新建改建学校5所。开展“保障性住房攻坚”,确保3500套楼盘交付。升级凤北、青宁等旅游景点,打造“半小时休闲圈”。
筑牢安全发展防护网。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改造燃气管网100公里。深化“枫桥经验”实践,推动“三网融合”智慧治理。持续开展“两欠”治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来源:通川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