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报道,据美媒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考虑与中国达成新贸易协议的可能性。消息人士称特朗普希望与中国达成一项广泛的协议,而不仅仅是重新调整贸易关系。关于此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应询表示,中方已多次就中美经贸问题阐明立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损害的是各国人民的利益。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方面加征关税的做法,双方应通过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与协商解决各自关切。中方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按照特朗普首个任期对华贸易外部顾问、美国哈德逊研究所中国战略中心主任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的说法,特朗普团队的“内部讨论已经开始”。曾被特朗普视为他在中国问题上的“主要权威”的白邦瑞还称,特朗普“几个月前告诉他,他希望与中国达成一项对双方都有利的协议”。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前特朗普政府白宫官员马修·特平(Matthew Turpin)看来,特朗普想要在与中方的谈判寻求对美国有利的新安排,这并不意外。“他随时愿意达成协议。”特平说,但特朗普“不想做他认为不好的交易”。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直新闻特约评论员管姚指出:特朗普想要什么,得由他本人及其经贸政策团队作答。但我注意到,《纽约时报》的长篇分析,在标题中给出了判断:Trump Eyes a Bigger, Better Trade Deal With China, 特朗普瞄准一个更大更好的美中贸易协议。美报引述多个政府信源称,财长贝森特及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等高官,都力主与中方谈判争取达成协议,而在“特朗普1.0”时代,美中就曾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所谓“更大更好”,美方的底牌是推动中方更大额对美采购,并推动中资中企在美国的直接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做出这番表态,是在美方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并引发了中国的一系列反应之后。就在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生效的当天,中方就迅速出了一套组合拳,对美国发起反制,包括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将两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钨、碲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在世贸组织对美国提起诉讼以及对谷歌发起反垄断调查。因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测,特朗普的对华态度之所以出现松动,是因为中国的反制起作用了。
美国财长贝森特(资料图)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关税政策更加理性,关税是否最终落地“有的谈”。尽管特朗普此前特别是在竞选期间对关税发声较多,但对关税工具的运用更加理性,目的性也更强。关税仍是特朗普实现贸易、外交和其他诉求的重要谈判工具。但是,在美国通胀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关税工具的使用是更加谨慎的。美方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主要是以关税为筹码施压两国在非法移民和毒品管控等问题上作出让步。加墨作出一定表态后关税即延期证明了这一点。
据封面新闻报道,对于特朗普政府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表示,美国加征关税的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不仅无益于解决自身的问题,也对中美正常经贸合作造成破坏,既不利于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在华外资企业发展,也会干扰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朱冰强调,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和支撑条件不会改变。很多跨国公司都看好投资中国的长期发展前景,深耕中国的意愿非常强烈。
世贸组织(资料图)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言论多变且反复无常,目前中国仍保持谨慎。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让外界很难一睹其在这些问题上的真实立场。他的身边围绕着观点迥异的中国问题顾问,既有对华鹰派人物国务卿鲁比奥,也有在中国存在庞大商业利益的亿万富翁马斯克。经济学家警告说,即便听上去特朗普对达成交易持开放态度,可他的政府里确实挤满了对华鹰派人物。有外交政策学者表示,中美或许还有一定的谈判空间,但中方也已做好两手打算,为谈判破裂做好反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