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高峰,总是伴随着一阵紧张的节奏,车流像一条钢铁洪流,在高楼大厦间奔涌,路口红绿灯变换闪烁,交警的哨声偶尔划破喧嚣,维护着城市秩序,岁月静好的画面中,一群年轻女骑警,意外闯入大众视野,被海门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兔子警官”。

“兔子警官”是南通市海门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交警中队的5名新进女骑警,她们组建了海门首支女子铁骑队,飒爽的身影与城市美景相映成趣,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积极向上、认真负责是最大魅力

“兔子警官”的魅力,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她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据悉,她们去年11月加入城区交警中队,平均年龄25岁,身高超1.7米,个个身姿挺拔。她们在训练场上专注而自信,又“酷”又“飒”,与海门充满活力的城市特质高度契合。


顾艳琳今年24岁,曾在杭州读大学。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街头目睹了“兔子警官”在路面执勤的风采,成为一名女骑警的种子她心中悄然种下。

大学毕业后,顾艳琳得知城区交警中队正招录女骑警,鼓起勇气报了名,她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顾艳琳和队友们训练时,曾有过磕碰、擦伤、摔倒,但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整支队伍都在努力突破上限,让自己变得更强,我真实感受到我们每一天都在进步。”顾艳琳说道。


经过为期3个月的艰苦训练,顾艳琳和队友们正式上路执行任务。每天清晨,姑娘们早早来到中队,提前换上十余斤重的骑行服,佩戴好装备,仔细检查摩托车状态,然后开始一天的路面巡逻和执勤。无论是紧张的早高峰、繁忙的晚高峰,还是重大节日的安保、开学季的护学,她们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


“看到有人闯红灯时,我会耐心提醒他们这种行为的危险性。大家都很配合我们工作。”顾艳琳说,“当维护交通秩序时,受到司机的夸赞,那一刻,我的心里暖暖的,所有辛苦都变得值得。”

驯服150公斤的“铁牛”

今年26岁的许蓓蓓此前是社区工作人员,一直怀揣着从警梦。得知城区交警中队招录女骑警时,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许蓓蓓说,成为骑警绝非易事。这份工作不仅对身高和肢体协调性有极高要求,还需要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在日常训练中,需要驾驭重达近150公斤的警用摩托车,训练内容涵盖军姿定型、列队训练、驾驶技能训练,还有徒手推摩托车等高强度项目。


“刚开始接触摩托车时,庞然大物仿佛不受控制,每次启动都像是与它‘较劲’。”许蓓蓓回忆道,“油门控制最为关键,稍不注意,摩托车会猛地窜出去,动力不足,又会熄火。绕过障碍物更是需要精准操控,稍有不慎就会失去平衡。”


为克服困难,她和队友们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训练,从基础驾驶技能到复杂路况模拟,每个动作都要反复练习,直至形成肌肉记忆。摔倒了就爬起来,继续尝试,哪怕身上伤痕累累,她们也不退缩。

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艰苦的训练,现在许蓓蓓和队友们能够熟练驾驭体形庞大的“坐骑”,穿梭在城市各个角落,守护交通秩序和市民安全。

城市管理需要更多新兴力量

据城区交警中队副中队长东苏闽介绍,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和管理需求的日益复杂,海门交警在创新道路上不断探索,女子铁骑队应运而生。


“女性骑警在执法过程中更具亲和力和柔性,她们能以女性特有的温柔与细腻,用更加温和、耐心的方式处理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减少执法过程中的误解。”东苏闽说,“比如在制止、劝导轻微违法行为时,女骑警的耐心劝导更容易获得公众理解与配合。柔性执法不仅提升了执法效果,也展现了执法温度,让交通管理更人性化。”

女子铁骑队的飒爽英姿和专业素养,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线。她们的存在不仅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展示了现代女性的力量与风采,更彰显了文明城市的生动形象。


海门“兔子警官”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她们展现了女性警务人员的柔美与坚强,她们的故事不仅传递出现代城市管理需要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新兴力量的参与,更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无论性别如何,只要具备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都能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

在未来,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像“兔子警官”一样,充满阳光和正能量的海门年轻人,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用他们的行动,去感染更多的人,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文/仁行 王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