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信息

南部奥体中心附近一精装修办公室转让,面积140多平单屋独栋玻璃房,视野开阔,停车方便,水电设施齐全,装修风格简单大气。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来现场考察,转让价格面议!(联系电话:19960865678

———— 以上内容为广告 ————

本文由寻美南部(原南部传媒)推送

丘垭乡(已撤销),原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地处南部县西北部,与盐亭县接壤,区域总面积44.67平方千米。全乡下辖10个行政村,主要为汉族,丘垭乡农业以粮、油生产为主兼多种经营,是南部县生猪、蚕桑、山羊、花生等的生产基地乡,已形成产业化。2011年,丘垭乡财政收入43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410.56元。1955年,丘垭乡境域划归盐亭,设丘垭农村合作社;1984年3月,由丘垭公社改为丘垭乡。截至2018年末,丘垭乡户籍人口为10552人。2019年10月,丘垭乡被撤销,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大坪镇管辖。


丘垭乡是南部县西北边缘的一个小集市,紧靠盐亭县界,距南部县城 80公里。这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地方,现不仅有众多的神奇自然景观,更有与古代历史事件相关的人文遗址。加之地处升钟水库库区,森林覆盖程度高,常有外地游人来此观光和凭吊。

丘垭乡文物名胜众多,如醴峰观,皇后山,皇娘坟等。醴峰观位于丘垭乡东面五公里的金星村,此地属剑门山余脉,莽莽苍苍,一峰独秀。此山原有七井,泉水丰盈,醴峰观庙宇建于山梁,由大殿、前殿、东岳殿、三清殿四个部份组成,是典型的宋元时期斗拱式建筑,格调多为单间庭堂式、单檐歇山式屋顶。观堂正面的二檐柱高4米,上施转角铺作,外出三跳,内三跳,并沿华拱45度出四跳承托大角梁,补间铺作二朵。柱的布局为前排二柱,第二、三、四排各用四柱,山墙排架及中架为四架椽屋前乳袱后搭欠用三柱的叠累房建,进深及面阔均为8米。整个建筑造型奇特,古色古香,梁上有题词“大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太岁丁未正月丙寅”,虽经700年风雨地震,明清两代亦未曾培建,但整个房架仍保存完好。观周围古木参天,浓荫蔽目。鉴于该古建筑的历史、科学价值,198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皇后山海拨740.5米,绵亘2平方公里,山势巍峨挺秀,似卧狮雄踞于群山之间。西北一峰突起酷似狮头,人称“狮子峰”,岭间古柏森森,漫山葱笼形如狮鬃;东南跌宕起伏貌似狮尾。四围奇景众多,有天桥岭、二龙戏珠、飞龙观、双碓窝、三石垭、五马奔槽等自然景观,使游人流连忘返。

据宋版《舆地纪胜》载:“皇后山在西水县南二十余里,蜀李特妻罗氏,西水县人,生子曰雄曰盪,雄僭位追尊为皇太后”。


晋惠帝元康八年(公元298年),甘肃略阳、天水等六郡饥民十余万人入蜀求食,受到蜀中官府刁难,李特乃设大营收容流民。后因官府强行驱流民出境,李特被迫率流民起义,多次打败晋军,占据了广汉绵竹一带。不料在攻取成都的战斗中,李特战败牺牲。其子李雄继续率领流民战斗。李特妻罗氏(即李雄生母)随军转战多年,以骁勇善战著称。在一次驻守赤祖期间,突遭敌军从三面偷袭,在这危急时刻,罗氏披甲应战,交战中眼睛被刺伤,而她的战斗意志却更加高昂,大大鼓舞了士气。战斗从早至午,终于转败为胜。此次战斗扭转了整个战局,对以后占领成都,李雄在四川建立"大成” 丘垭古场。


罗氏随李特戎马倥偬一生,继又扶持儿子李雄反抗西晋的暴力统治,在巴蜀史上是一位杰出的巾帼英豪,也是南部人的骄傲。公元306年李雄称帝,在位31年,封母罗氏为皇太后,后人称其故里为皇后山。

皇娘坟即罗氏遗冢,土堆约9立方米,为宝鼎式石砌墓。坟前有皇娘殿,塑罗氏像,威武庄严。楹联日:“赤祖展战平叛杀敌创基业;蜀土开疆助夫协子定乾坤”。殿前建八角玉皇楼及戏台。坟旁有古柏八株,胸径都在1.5米以上,苍劲挺拔,形若华盖。据旧《陈氏家谱》中所描绘祖茔图中,注为“唐宋古柏。”


皇娘坟紧靠醴峰观,人们又把醴峰观称为“李封观”。据民间传说,罗氏当了皇太后居住成都,思乡情笃,加之不服水土生病,其子李雄每日派驿马专程取水供她饮用,但终因日久供水不继而病死去。李雄哀怒用铁汁封井。后人建庙于封井之上,往往把它叫做“李封观”,取李雄封井之意。

铜锣山有北宋状元康肃公陈尧咨墓。陈尧咨,新井人(今大桥镇)善射。因与卖油翁论箭艺,经北宋名贤欧阳修写入《归田录》传为千古佳话,新中国成立后,《归田录》又一直由教育部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呼国人皆知。尧咨墓前,原竖有高2米,宽1米的石碑,现剩残截康肃公墓碑几个篆字。墓周原还有历代名人赞碑20多块,但在“文革”时期被捣毁无存。

洗马滩:罗氏少年时喜牧马习武,弓箭娴熟,练得一身武艺。醴峰观山下有碧绿清澈的溪滩,她常来山下洗刷坐骑,滩的石底上留下四个凹形的马蹄印,后人称为“洗马滩”。滩侧一石如屏,傍岩而立,人称“上马台”。

望夫石:距皇娘坟1公里的垭壑上,有一巨石,相传为罗氏常携子李雄,站立于石上眺望,盼夫凯途而归。人称 “望夫石”。垭上古柏苍翠,浓荫如盖,裸露树根犹如龙盘。李雄垭:李雄垭在醴峰观东南约500米的半山腰处。相传为李雄当年与其母罗氏读兵书的地方。现今仍有古柏数株,如华盖遮天蔽日。掌夫山:掌夫山今名龙尾山,在丘地邻近之西河乡境内。据《元和郡县志》剑州临津县下云:“掌夫山在县西南60里,晋太安元年,遣都护卫博讨李特,特遣将李盪自掌夫山要博,博为伏兵所围。


来源:南充记忆

点击正文卡片关注我们

南部人身边的大事、小事都在这里


广告爆料

联系电话

(微信同号)

感谢您抽出· 来阅读此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