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总工会积极探索创新,通过“1+4+N”模式打造工会消费帮扶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其中,“1”代表区总工会牵头,“4”指打造4个特色专场,“N”则凝聚各方力量。这一模式不仅拓宽了消费帮扶的广度,更在对口合作深度、关爱服务温度、人才培育力度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推动“百千万工程”与工会主责主业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帮扶模式有创新
荔湾区总工会充分发挥牵头作用,严把产品“质量关”。通过链接50余家区内消费帮扶相关企业,为500余种优质特色产品搭建线下展销平台。工作人员对参展企业资质与产品品质进行严格评估,确保产品安全可靠,并提供24小时退换售后服务,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满意度。
打造特色专场,突出消费“针对性”。结合传统节日和职工需求,荔湾区总工会面向区内基层工会、环卫系统、卫健系统、教育系统开设4个消费帮扶推介专场,设置企业介绍环节和产品试吃体验区,为职工提供“听得到、看得见、吃得着”的沉浸式品鉴体验。根据不同群体需求,提供清凉饮料、膏药、文创产品等特色产品,并开设粽子、月饼展销区,以满足基层工会购买节日慰问品的需要。在2025年元旦、春节前夕,持续开展消费帮扶产销对接专场活动,满足职工置办年货、聚餐聚会、礼赠亲友等需求。
凝聚各方力量,增强帮扶“号召力”。每场活动特设政策解读环节,为基层工会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使用指导,呼吁基层工会积极采购帮扶地区产品。2024年,荔湾区工会消费帮扶采购专场累计覆盖区内基层工会180余家,成交金额超1500万元,有效推动了消费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
提升合作有深度
除了拓宽消费帮扶“广度”,荔湾区总工会还积极发挥组织优势、资源优势、群众优势,在提升对口合作“深度”方面下实功、出实招。
2024年,区总工会与贵州省惠水县、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建立了对口合作机制,在职工疗休养、农特产品销售、阵地建设、服务保障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签订合作协议,推动资源共享。同时,做优做精“乡村疗休养+”工会普惠服务品牌,投入54万元经费,组织区内近300名职工,分批前往广州、梅州等市和贵州、福建等省对口合作地区开展疗休养活动,打造集酒店度假、健康理疗、地道美食、自然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疗休养线路,让职工“疗”有所愈、“休”有所获、“养”有所成,在保障职工身心健康、提高职工生活品质的同时,推动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爱服务有温度
近年来,荔湾区总工会扎实开展“您为大家·我帮您家”外派干部关爱行动,持续深化“三人后援小组+首席关爱官+数字化关爱平台”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切实帮助外派干部解决后顾之忧。组织发动外派干部所属工会采取走访慰问、思想引领、心理援助、资金补助等措施,掌握外派干部及其家属工作、生活和思想等情况,增强外派干部归属感。2024年,共投入8.45万元经费,慰问外派干部122人次。积极推荐外派干部及其家庭参评市级荣誉,不断提升外派干部荣誉感。
人才培育有力度
2024年,荔湾区总工会精心打造“聚荔发展·活力湾区”工作品牌,结合节日、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5期职工宣讲活动,邀请32名荔湾先进职工,围绕个人奋斗、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环境保护、非遗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宣讲,大力弘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效引领广大职工热爱荔湾、奉献荔湾,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广泛深入开展多层级、多行业、多工种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队伍。2024年,积极联合区卫生健康局、区消防大队、区公安分局等部门,发挥行业工联会特色,开展多场劳动和技能竞赛,竞赛对象涵盖家庭医生、微型消防站队员、派出所民警、环卫工人等,推动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
近年来,荔湾区总工会还通过实施“三步工作法”,实现典型选树质量跃升,为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2024年,在荔湾区总工会的推荐下,2名职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名职工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彭新启 通讯员霍丽安)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