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王玮 发自北京 生态环境部在解决噪声污染、餐饮油烟、恶臭异味问题上有哪些考虑和打算?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司长李天威回答南都记者提问时表示,生态环境部着力解决噪声、餐饮油烟、恶臭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噪声、餐饮油烟、恶臭,这些老百姓家门口的污染跟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连,解决起来有两难。”李天威进一步解释,这些问题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利益,涉及的主体多样,监管部门职能交叉,管理难。其次,这些污染具有瞬时性、局域性的特点,监测数据与群众的实际感知存在“时差”,标准的认定跟老百姓的体验也有“温差”,不仅执法难,技术上、手段上也很难。

为了解决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问题,李天威介绍,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落实《“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的行动计划》。

一是坚持民生为本。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噪声治理“千件万户”投诉典型案件调度,一共调度了1600多件,受益群众50多万人。推动打造“消除杂音、睡得安心”的宁静小区,全国目前已建设完成宁静小区2132个。推广“静音车厢”,在京沪、京广等铁路线路已有99列静音列车在飞驰。

二是坚持制度强基。指导地方进一步明确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管职能,全国338个地级市(不含三沙市)中已经完成了283个。近20万家工业企业已经实现了噪声“持证排污”,年内全部28万家工业企业将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北京、江苏等11个省份划定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超过了860平方公里。

三是坚持科技赋能,推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完成了4005个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实施城市噪声地图应用试点,配套建设监测设备300余套。定向音响、多功能智能杆等设备在社会噪声污染防治方面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基坑气膜、低噪声施工设备等技术在降低建筑施工噪声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对于餐饮油烟、恶臭异味扰民的问题,李天威表示,在《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等多项重要文件中都提出了推动解决餐饮油烟、恶臭等群众身边环境问题的措施和要求。同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推动餐饮油烟、恶臭标准的制修订,使解决投诉问题有法可依。

此外,强化帮扶指导,持续组织开展重点问题的督办,定期调度重点投诉的办理情况,督促地方及时解决问题,指导地方建立本地区的督办机制,针对急难问题及时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帮扶。2024年筛选了61个群众投诉较为集中的问题进行督办,根据相关数据,案件投诉的数量从5000余次下降到200次左右,惠及约20万人。

李天威还表示,我们组织建设典型案例库,收集了全国211个餐饮油烟、恶臭污染防治的典型案例,通过网络、报刊、图书等形式开展宣传,给地方政府和企业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做好宣传和指导。

“接下来,我们会把噪声、餐饮油烟、恶臭这些老百姓家门口的烦心事作为我们的心头事,持续地优化、强化上述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积极地固化、谋划能落地、好操作、有成效的制度机制,努力把老百姓家的事办到家。”李天威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