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魏哲哲)最高人民法院21日发布了第二批人民陪审员参审典型案例。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庆姐弟坠亡案、余华英拐卖17名儿童案中,人民法院引入4名人民陪审员和3名法官组成7人合议庭,从公序良俗、伦理道德等层面对案件事实、刑罚适用进行分析判断,用群众的朴素良知校准司法的专业天平,严厉惩处突破人伦底线的犯罪行为,有效提升了裁判结果的社会公信力。
最高法政治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民法院将涉及群体利益、公共利益,人民群众广泛关注以及其他社会影响较大的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纳入人民陪审员参审范围,在七人合议庭中妥善区分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确保人民陪审员在擅长领域发挥参审优势。部分地方法院通过制作事实认定问题清单、提炼“要素式”认定方法等,促进法官在阅卷、庭审、评议等环节做好指引、提示工作,提升人民陪审员参审能力。多地法院通过开发运用随机抽取软件、建立错时参审机制等方法,随机抽取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各地法院严格落实每名人民陪审员年度参审案件数上限一般不超过30件的规定,努力实现参审案件数合理调配,确保广大人民陪审员充分参审。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4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