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透析寿命的延长及透析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每周3次,每次4h的传统透析方案对肾友的不良影响逐渐显露,而临床证据及研究表明延长透析时间可改善临床获益,如:


因此,新的透析方案不断被提出,比如:


虽然高频透析方案并未在临床实践中开展,但有关最佳透析方案的讨论从未停止。

今天,就一起了解高频透析和常规透析,思考最适合自己的透析方式。


#01

常规透析VS高频透析

时间与便利的权衡


常规透析每周3次,每次4小时,而高频透析,每周需5-7次。

从时间安排来看,高频短时透析每次耗时短,对工作、学习或需要照顾家庭的患者更为友好,不会因一次长时间透析而彻底打乱日常节奏。但频繁往返医院,对于身体虚弱、行动不便或交通不便的患者来说,可能会成为沉重负担,消耗大量精力。

比如,上班族李先生,在选择透析方案时就陷入了两难。他原本采用常规透析,每周三次,每次透析后身体都很疲惫,第二天也难以恢复精力去工作,这对他的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后来他尝试了高频短时透析,虽然每周要去医院的次数变多了,但每次透析后身体负担相对较小,他能利用空余时间处理工作事务,生活节奏也不再被完全打乱。然而,对于居住在偏远地区、交通极为不便的赵大爷来说,高频短时透析意味着他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往返医院的路上,这让他苦不堪言,身体也越来越吃不消。

#02

透析效果:

毒素清除与内环境稳定的考量

在清除毒素方面,常规透析能较好的清除肌酐、尿素氮等小分子毒素,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高频透析通过增加透析频率,更接近人体肾脏的工作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血浆毒素峰值,减少毒素水平波动;透析过程中血流动力学也更加稳定,血压、心率波动小,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降低。

#03

对生活的影响:

自由与心理的双重考验


高频短时透析,能够有更多时间参与社交、工作或日常锻炼。但频繁的透析要求肾友反复往返医院,便利度要求较高。

常规透析虽然每周次数少,但每次透析时间长,患者来往医院及透析几乎需要消耗大半天时间,生活自由度明显受限。

心理层面,高频短时透析每次时间短,更易接受。而常规透析时间较长,部分肾友可能在透析过程中感到焦虑、烦躁。

不过,也有肾友认为常规透析每周次数少,心理上更容易适应,不会因频繁透析而产生疲惫感。

#04

并发症风险:

血管健康与透析反应的博弈

高频短时透析可降低透析过程中低血压、肌肉痉挛等急性并发症的发生。但频繁使用血管通路,大大增加了血管损伤风险,容易引发血管狭窄、血栓形成,进而增加内瘘感染的可能性。

常规透析单次透析急性并发症风险相对较高,但由于透析频率低,对血管通路的损伤较小,利于血管长期维护。

#05

费用与医疗资源:

经济压力与医疗条件的制约

治疗费用方面,高频透析因透析次数多,总体费用相应增加,对于经济条件不佳的患者,可能带来较大经济压力。常规透析每次费用相对固定,每周次数少,总费用相对较低。

在医疗资源方面,高频短时透析需要更多透析设备和医护人员,在医疗资源紧张的地区或医院,难以大规模开展。常规透析对医疗资源需求相对较少,更容易在各级医院普及。

透析的最终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模拟人体正常肾脏的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新版K/DOQI指南中,也首次提及了高频、短时透析(6-7次/周,1-2h/次)可作为尿毒症患者传统透析(3次/周,4h/次)的替代方案,有关最佳透析方案的认知正在改变。


正如上图肾友分享所说,去往高频透析的道路可能艰难且漫长,但随着医学进步、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偏好改变等,治疗方案也需会调整。

您对透析频率及时长有哪些想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具有会员资质的图片网站或AI生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凡署名原创的文章、图片、视频、音频版权属本公众号平台及作者本人所有。获取授权后可转发分享,其它平台如需引用版权内容,请在醒目位置处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平台旨在帮助肾友和大众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所刊载的全部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院诊疗。刊载信息仅供参考,个体有差异,如有不适请尽快请往线下就医,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