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2月24日讯(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 李凌峰 摄影报道)2月18日,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心内科荆艳艳副主任的门诊上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复诊患者,他拿着化验单的双手有些微微颤抖,哽咽着说:“术后这三个月,感觉一天比一天好,呼吸比以前顺畅多了,我终于可以正常生活了,感谢毓璜顶医院,感谢您,荆主任。”

见到患者如今的状态,荆艳艳也同样激动不已,她微笑着接过患者的化验单,仔细查看各项指标后,欣慰地点了点头:“您的恢复情况非常好,心脏功能明显改善,术后效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语气温和,却难掩内心的喜悦。

五年抗争 从绝望到希望

六年前,年仅30岁的李先生突然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的症状,被确诊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这种罕见病恶性程度极高,患者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痛苦,还面临着极高的误诊、漏诊风险,被称作“心血管系统的癌症”,其自然生存率仅为2.8年。

此后,李先生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求医征程,然而病情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持续恶化。本已联系好北京的知名医院,却因他出现严重右心衰引发双下肢浮肿、腹部重度腹水,以及日益加剧的呼吸困难,导致计划被迫搁置。


荆艳艳(右3)团队与患者沟通病情

几近绝望的家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用轮椅将李先生推到了荆艳艳的门诊。荆艳艳为李先生量身定制了个性化诊疗方案:服用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同时对症治疗心衰。一个月后,李先生症状慢慢减轻,腹水明显减少。之后两年,李先生成了荆艳艳门诊的常客,他看到了希望。

破局困境 从药物到手术

在靶向药物的治疗下,李先生的症状逐渐稳定,但仍时常感觉疲劳,稍微活动就会胸闷气短。同时,由于靶向药物昂贵,普通家庭难以承受,李先生感觉自己的治疗到了瓶颈期。荆艳艳看着这个饱受疾病折磨的年轻人,大胆决定引进国内最先进的肺动脉高压治疗技术—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为其治疗。李先生及家属喜出望外,表示一定积极配合。

2024年10月25日,在烟台毓璜顶医院心血管内一科任法新主任的大力支持下,烟威地区首例肺动脉去神经术在莱山院区开展。荆艳艳团队在专家指导下,对肺动脉交感神经进行了点对点精准消融,仅用了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手术。术后肺动脉压力出现轻微下降趋势,患者各项指标良好,第三天出院。


荆艳艳(左3)团队讨论患者病情

既往文献曾报道,术后半年到一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可持续改善,肺血管阻力可降低30%。令人惊叹的是,李先生三个月的指标已经达到理想效果,各项关键指标便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变化:6分钟步行距离从术前的446米大幅提升至515米,NT-ProBNP(首次出现需说明中文名称)数值从539pg/ml显著降至391pg/ml,心脏超声估测肺动脉收缩压更是下降了16mmHg。这些极具说服力的数据,不仅有力地验证了肺动脉去神经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更为李先生的未来生活注入了强大的信心,让更多肺动脉高压患者看到了治愈的曙光,也标志着医院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治疗技术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技术普惠 构建治疗新体系

从认知不足的罕见病到认知普及的规范化治疗,从靶向药物到肺动脉球囊扩张术,从肺动脉支架植入术到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在肺动脉高压患者全周期管理过程中,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开启了治疗新纪元,从一缕微光到一束亮光,照亮了肺动脉高压患者未来的路。

烟台毓璜顶医院肺血管中心作为区域性诊疗的高地,始终致力于构建全面、完善的全链条治疗新体系。随着烟威地区首例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的成功实施,中心开启了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新纪元,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常规治疗选择。

展望未来,烟台毓璜顶医院将进一步整合基因检测、个性化靶向药物序贯治疗等前沿技术,为广大肺动脉高压患者打造一站式的综合治疗解决方案,让被病痛阴霾笼罩的生命重新焕发生机,自由呼吸。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