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即将迎来第四个年头,回顾已经结束的2024年战局,相比2022年和2023年,可能略显沉闷,但依旧血腥残酷,交战双方在大多数时间里都陷入糅合着一战风格和新型无人机战争的奇特作战模式中,任何一方都找不到打破战场僵局的捷径。不过,从总体而言,俄军在当前的战局中掌握着主动权,在主战场顿巴斯前线全年都保持攻势,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战术胜利,并缓慢地将战线前移。乌军则居于守势,在乌东战场上苦苦支撑,但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突然反击说明乌克兰依然保有相当的实力,不过这并不能改变乌军处境艰难的事实,而如今的困局要根源于2023年夏季那场失败的反攻。
■在基辅市中心的独立广场上插满乌克兰国旗,以纪念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乌克兰军人和平民,这场战争已经造成数十万人死亡。
反攻失利后果严重
2023年6月初,在西方的反复催促下,乌军集结了8~10个旅的兵力,在扎波罗热方向发起反攻,以托克马克为主攻方向,以大诺沃西尔卡为牵制方向,企图突破俄军防线,向亚速海沿岸推进,切断克里米亚和顿巴斯之间的陆桥,割裂乌南俄军集团与乌东俄军集团的联系,为反攻顿巴斯,乃至收复克里米亚创造条件。尽管乌军投入了接受北约训练的精锐部队,并以“豹2”“布莱德利”等西方援助战车为进攻矛头,但由于战役准备时间过长,战前几乎没有进行有效的欺敌和佯动以调动俄军,使得俄军准确判断出乌军的进攻方向,从而丧失了战役突然性,战术组织和协同也不尽如意,最终这场被寄以厚望的反攻在俄军预先构筑的坚固防线前撞得头破血流,以失败告终。
■在扎波罗热前线被集体击毁的德制“豹2”主战坦克和美制“布莱德利”步兵战车,这一场景成为乌军2023年夏季反攻失利的缩影。
2023年夏季反攻的失败对乌军而言堪称一场灾难,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在战斗中损失了大量兵力和装备,据俄方报道乌军至少有4万人阵亡,损失坦克装甲车辆近1900台,火炮700余门,在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后,乌军的战果不过是收复了14座村庄而已。更为糟糕的是,反攻失利沉重打击了乌军的士气,也让西方国家颇为失望,削弱了西方援助的积极性,外援一度减少且交付延迟,从根本上影响到乌军的作战能力,导致乌军丧失了战场主动权,只能转入战略防御。
■饱受战火摧残的阿夫迪夫卡,这座城镇的陷落对于乌军影响极大。
在挫败乌军反攻后,俄军趁势转守为攻,集结重兵从2023年10月起向乌军镇守已达10年的“顿涅茨克之刺”阿夫迪夫卡发起猛攻,经过四个月激战于2024年2月攻克该城。乌东局势的持续恶化加剧了乌军高层内部的矛盾,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遭解职,由瑟尔斯基接替。阿夫迪夫卡攻势也奠定了2024年俄乌战场的基本格局,即俄军将乌东战场作为主攻方向,力图将乌军逐出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州,完全占领顿巴斯地区,以扎波罗热、赫尔松等乌南战线作为牵制方向,以小规模进攻行动迫使乌军分兵防守,不得松懈。
六大方向持续施压
从2024年初到2025年初,俄军在乌东战场上连续实施攻势行动,形成了以阿夫迪夫卡-红军村为主攻轴线,其他五个方向辅助配合的进攻格局,不断蚕食乌军防线,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始终对防守乌东的乌军构成不停歇的强大压力。
■战争研究所2025年2月23日的乌东战场形势图,圆圈处为俄乌两军主要交战区域。
在阿夫迪夫卡易手后,俄军的进攻矛头直指该城西北45千米的交通枢纽红军村,有多条公路和铁路在此交汇,因此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武勒达尔、康斯坦丁诺夫卡、恰索夫亚尔等乌军据点均依赖于红军村的后勤支撑。由于红军村属于阿夫迪夫卡的后方,防御部署较为薄弱,从而给俄军以可乘之机。2024年8月,俄军主力从东南方向对红军村发起正面进攻,遭到乌军顽强抵抗,攻势受挫,于是转向红军村以南实施侧翼进攻,陆续攻占赛利多夫、武勒达尔、库拉霍夫等要点,从西南方向对红军村形成半包围态势,同时兵锋接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
■战争研究所2025年2月23日红军村方向的战场形势图,可见俄军已经推进到城市边缘。
由于在前期战斗中俄军装甲车辆损失惨重,在红军村战斗中俄军改变了战术,很少组织大规模装甲部队实施进攻,改为以班排级规模的小股步兵对乌军防线进行反复攻击渗透,寻找其薄弱处,暴露其火力点,进而以坦克、火炮和空袭加以消灭,从而逐渐蚕食乌军阵地。与上述战术变化相适应,俄军大量使用高尔夫球车、摩托车以及各类民用车辆载运步兵快速通过危险地带,通过快速移动降低乌军无人机的威胁。
■为了降低乌军无人机的威胁,俄军开始大量使用摩托车作为战场机动工具。
除红军村外,乌军在其他防御地段的形势也岌岌可危。2024年11月,俄军对红军村西南方的大诺沃西尔卡地区发起进攻,战至2025年1月底,乌军在重压下被迫撤退,俄军占领该城。大诺沃西尔卡是乌军在2023年夏季反攻中夺取的少数要点之一,如今得而复失,不仅解除了红军村方向俄军的侧翼威胁,也增加了扎波罗热方向乌军防守的压力。
从2024年6月起,俄军对巴赫穆特以南的托列茨克发动进攻,经过长期的拉锯战,至2025年2月初俄军宣称已经占领了托列茨克,乌克兰方面予以否认,但最新的战局形势图显示,俄军已经占领了绝大部分城区,乌军仅在城市边缘保留少数据点。托列茨克的易手将对其西北方向的康斯坦丁诺夫卡以及更后方的克拉马托尔斯克构成威胁,而后者是乌东防御体系的神经中枢。
■已经被打成废墟的托列茨克,乌东战场的大多数城镇都是这般惨状。
在巴赫穆特以西的恰索夫亚尔,乌军也身临险境,这里同样是掩护康斯坦丁诺夫卡的门户,自从巴赫穆特在2023年夏季被俄军占领后,这里就成为乌军前沿要点,开始长期的争夺战。在2025年1月,乌军丢失了重要据点耐火材料厂,逐渐从城区退却,战至2月初,俄军宣称已占领该城90%的区域。
在2022年秋季的哈尔科夫大反攻中,乌军成功收复了交通枢纽库皮扬斯克,之后依托奥斯基尔河构筑防线。在此后两年间,俄军通过持续反击,正重新逼近库皮扬斯克,距离该城仅2~3千米,对乌军更加不利的是,俄军已在库皮扬斯克以北不远处渡过奥斯基尔河,在右岸建立了桥头堡。在库皮扬斯克以南,俄军也已经抵达奥斯基尔河一线,正在清理左岸地区,稳固阵地,为夺取库皮扬斯克积极准备。
■2025年2月,俄军已经在库皮扬斯克以北渡过奥斯基尔河,再度逼近这处交通枢纽。
2024年12月,俄军在红利曼方向重启攻势,出动装甲集群支援步兵进攻,虽然乌军依托热列别茨河实施防御作战,但得到增援的俄军还是在2025年1月初突破到该河以西地区,并且正在积极扩大突破口。如果俄军继续在红利曼取得进展,又将再度从东北方向对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构成威胁。如果俄军沿热列别茨河南下,可能威胁正在西维尔斯克、比洛霍里夫卡等地作战的乌军部队后方。
乌军奇兵攻入库州
乌军在2024年也非一味地被动挨打,毫无收获,而是在2024年8月出人意料地攻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将燃火延伸到敌国领土之上。库尔斯克攻势是俄乌战争进入僵持期以来少有的大规模机动作战,乌军的战役布局相当成功,隐蔽完成兵力调动集结,进攻迅速而猛烈,在短期内就占领了超过1200平方千米的土地。然而,受制于兵力不足和后勤压力,加之俄军援兵赶到,未能向纵深发展进攻。外界普遍认为,乌军发动库尔斯克攻势的目的在于吸引乌东俄军主力回援,从而减轻红军村方向的压力,但这一战役目的并未完全达成,虽然俄军从乌东战场抽调了部分兵力,但对红军村的攻势并未减弱。不过,占领俄罗斯领土这一事实在政治和宣传上让乌克兰获益良多。
■2024年8月,乌克兰军队的车辆进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境内。
对于乌军进攻库尔斯克,外界起初普遍认为俄军会迅速发起反击,然而俄军迟至9月间才初步遏制了乌军攻势进而实施局部反攻,但进展缓慢。2024年11月,随着朝鲜援军加入作战,俄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进攻变得更为积极,截至2025年2月,俄军宣称已收复了64%的被占领土,另有一部俄军越过库尔斯克州边界,进入乌克兰苏梅州境内。不过,乌军依然坚守以苏贾为中心的突出部,并在2025年1月和2月间分别发起过小规模反击,表现出坚守阵地的决心,预计不会轻易放弃这一重要的立足点。
■战争研究所2025年2月23日库尔斯克方向的战场形势图,可见俄军已经收复了大半被占领土并突入乌克兰苏梅州境内。
综上所述,俄军在2024年牢牢掌握着战场主动权,通过连续攻势占领了4600平方公里土地,但依然未能突破乌军的整体防御,并在人员和装备方面付出高昂代价,根据乌军战报,截至2025年2月俄军已损失86万人、3.1万辆装甲车辆、2.3万门火炮、370架飞机和2.6万架无人机。乌军虽然处境被动,苦苦支撑,但奇袭库尔斯克反将一军,使得俄军始终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但损失同样巨大,俄军宣称截至2025年2月乌军损失超过50万人,被摧毁2.1万辆装甲车辆、2.1万门火炮、656架飞机和4.4万架无人机。
懂王归来动作频频
2025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示就职,时隔四年重返白宫,立即在美国国内和国际政坛上掀起连番风暴,而世人对于“懂王归来”最关注的话题自然是俄乌战争的未来走向,特朗普曾公开表示将“在24小时内”结束这场战争,而他上台后立即着手兑现这一承诺。
■2025年1月20日,唐纳德·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重新入主白宫。
随着特朗普重掌大权,美国对俄乌战争的政策出现逆转,成为影响未来战局的最大变数。2025年2月12日,特朗普与普京直接通话,交谈长达一个半小时。之后,副总统JD.万斯、新任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新任国防部长皮特·赫格赛斯、俄乌问题特使基斯·凯洛格等众多高官频频出访欧州,传递美国新政府的政策动向,并在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公开了与拜登政府大相径庭的立场。2月18日,美俄外交代表在沙特阿拉伯展开会谈,在欧盟和乌克兰代表缺席的情况下讨论俄乌战争的未来停战安排,同时释放出美俄关系缓和的信号,甚至传言特朗普将在2月底访俄。
■2025年2月18日,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左二)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右一)在沙特举行会谈,商讨俄乌战争的停战事宜。
美国态度的转变对于在战争中处境艰难的乌克兰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尽管如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绝不接受任何没有乌克兰参与的谈判结果:“我想知道,如果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都不同意俄罗斯的最后通牒,那么现在乌克兰会同意最后通牒的感觉从何而来?”欧盟也表达了类似立场。然而,毫无疑问的是,如果美国对乌政策由援助转为施压,乌克兰的战争前景将非常黯淡,不仅收复克里米亚绝无可能,就是恢复2022年2月的战前状态也已成奢望。
俄乌停战谈何容易
目前美国对俄乌战争的最大诉求就是力促双方尽快停战,甚至不惜牺牲乌克兰和欧盟的利益,频频向俄罗斯抛出橄榄枝,并且向乌克兰施压。然而,这很可能只是美国的一厢情愿,从现实的角度分析,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俄乌战争在当下都不具备停战的基础,战争双方也都没有足够的停战愿望。
■如今俄军已经在战场上掌握主动权,普京会选择此时收手停战吗?
自从2023年乌军夏季反攻失利以来,俄军就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在乌东战线保持进攻态势,对乌军步步紧逼,攻城略地,莫斯科必然希望利用有利时机攫取更大的地盘和利益,不愿意立刻就此收手。以俄罗斯素来的秉性,在战场上得一分,谈判桌上就要求十分,将在停战谈判上漫天要价,恐怕即使美国出面也未必能够满足。
■失去美国的援助和支持,泽连斯基的处境将更加困难。
对于乌克兰而言,在资源和体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已经与俄罗斯对耗长达三年,不仅粉碎了俄军的速胜企图,戳破了俄罗斯军事大国的画皮,甚至与俄军打得有来有回,在2022年反攻中收复大量失地,更在2024年闪电突袭库尔斯克。即便如今处于被动和守势,但同样让俄军深陷泥潭,推进速度慢如蜗牛,并给俄军造成惨重损失。即使没有美国的支持,乌克兰背后还有欧盟,按援助金额计算,欧盟的援助力度已超过美国。因此,乌克兰还远未达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会接受丧权辱国的停战协议。
鉴于俄乌双方和欧盟的立场,美国要在短期内促使俄乌停战恐难实现。
2025年战局如何发展
如果特朗普的停战斡旋未能奏效,那么俄乌双方还将继续鏖战下去。随着美国对乌立场的转变以及欧盟内部的纷争,乌克兰在2025年获得的外援很可能持续减少甚至断绝,加上前线的大量消耗,使得乌军在2025年只能全面保持守势,很难有力量发动类似库尔斯克攻势的局部反攻,其基本策略是依托既有坚固阵地顽强抗击俄军,尽可能守住防线并消耗俄军有生力量。
■如果俄乌在2025年继续交战,红军村依旧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相比之下,已掌握主动权的俄军将继续在乌东战场上保持积极攻势,从当前战场态势考察,俄军在2025年上半年的攻势重点依旧在红军村方向,可能利用春季泥泞期厉兵秣马,并在春末夏初对红军村发起决定性进攻,力图拿下这一交通枢纽。如果俄军实现了这一目标,就可以从南面威胁康斯坦丁诺夫卡、克拉马托尔斯克等乌军核心阵地,而这一地区将成为2025年下半年乌东战场的焦点地段。如果年内未能实现停战,俄乌双方围绕康斯坦丁诺夫卡、克拉马托尔斯克的争夺将大概率延续到2026年。
■战争研究所2025年2月23日顿涅茨克方向的战场形势图,如果俄军夺取红军村,下一步很可能进攻东北方向的康斯坦丁诺夫卡和克拉马托尔斯克。
除了在顿巴斯方向发展主要攻势外,俄军在2025年还可能在扎波罗热、赫尔松、哈尔科夫等次要方向实施牵制进攻,吸引乌军兵力,为顿巴斯攻势取得突破创造有利条件。
在乌东战场之外,库尔斯克将是2025年俄乌双方激烈争夺的另一个焦点。从俄罗斯的角度看,绝不能接受库尔斯克仍被乌军占领,也不愿在这一情况下与乌克兰展开停战谈判,因此全面收复库尔斯克被占领土应是俄军在2025年的主要作战目标之一。从乌克兰的角度而言,占领俄领土对于维持国内军心士气和国际观瞻都意义重大,也是与俄罗斯谈判的重要筹码,不会轻易放弃库尔斯克。
■2025年1月,在库尔斯克前线的战壕内战斗的乌军士兵。
正是认识到库尔斯克战场的重要价值,乌军即使在乌东战局危如累卵,兵力物资十分匮乏的情况下,依然优先保证库尔斯克战场的物资供应和兵力补充,目前乌军在库尔斯克集中了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考虑到库尔斯克战场对于乌东战场的支援作用,俄军很可能不会在短期内彻底消除乌军以苏贾中心的突出部,而是以频繁的小规模进攻吸引乌军持续增援,消耗其力量,视整体战场局势和双方力量对比决定收复失地的最后时机,可以预见库尔斯克战场在2025年将依然是一场拉锯战。
结语
过去三年的战争已经证明,俄乌双方都不具备改变战场形势的能力,预计在2025年乌克兰战场将会延续2024年的态势,即俄军主攻、乌军主守,俄军以高昂代价换取土地,乌军利用时间空间消耗俄军,战场形势依然维持阵地战和消耗战,战况激烈但战线推移缓慢。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俄乌战争如何结束并不完全取决于交战双方在战场上的胜负,更多在于战场之外俄罗斯、美国、欧盟各方的政治博弈和利益交换。以特朗普的商人秉性和行事风格,不排除在背地里与普京达成某种政治协议,并以各种手段迫使欧盟和乌克兰在他划定的框架内接受停火,如果事态按照此种设想发展,那么最悲哀的还是乌克兰人。
■以特朗普和普京的关系,两人在背地里达成某种政治协议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