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家就在;父母去,家就散。
多少家庭,没有了父母,兄弟姐妹分走财产,就很少聚一起了,甚至都反目成仇。
在人人看重利益的时代,我还是建议,一个家庭不要一代人又一代,走流程一样。应该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把温暖延续下去。
一旦兄弟姐妹中,有以下几种人,就要特别注意了,做事一定要有人情味。
01
还在读书的人:应该优先分配财产,并且大家一起供养其到毕业。
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一个人通过读书,走到社会的高层,那么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会受益。
读书,是要花很多钱、精力的。若是没有了家庭作为后盾,大概率是读不成了。
很多人因为家庭变故,就不得不放弃学业,然后去打工。
如果你的家庭,父母过世,还有读书的兄弟姐妹,就应该在家庭财产上,优先保障读书的人。如果财产不足以支持读书,就应该大家一起凑钱,夯实保障。
特别是一些钱,是父母临走前,特别交代,就给读书的人。这一定不要去瓜分。人要有道德,而不是唯利是图。
与此同时,对于父亲安排的读书钱,应该指定一个人保管,并且有花钱的原则。万一钱有剩余,也应该给读书人;钱不够用,大家一起凑。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通过哥哥姐姐的支持,才读完大学的。这都是我们的模范。
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哥哥花40万供妹妹上学,作为女朋友应该接受么?
作为哥哥的女朋友,大概率是不希望继续供养妹妹读书了。动不动就几十万,这不是一般人可以赚到的。
但是网友“Jessie”却说:“我也有妹妹,我要是有40万,只要是用在正确的应该的地方,我愿意给她花50万,另10万我慢慢还。姐妹情深,我愿意。”
人生能有几回搏?读书成功,是一辈子的福气。不因为一时半会的困难,把一辈子搭进去。也不因为兄弟姐妹的自私,把一个人的命运搭进去。
02
单身的中年人:在固定资产分配上,要留一个心眼,避免财产流失。
如果在农村,你会发现很多中年单身汉。他们多半留在农村种地,或者游手好闲地过日子,偶尔出去打工。
对于单身汉,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不要以为他们不富有,就多番照顾。如果是懒穷,那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了。
按照家庭分配财产的方法,我们习惯把财产给在农村生活的人。这样做,就大概率让农村生活的单身汉,得到了房子、自留地等。
几十年之后,单身汉变成了五保户,然后过世了。老家的房子、自留地等,要处理的话,就有很多的麻烦。毕竟,兄弟姐妹,侄儿侄女继承,有难度。
一些单身汉,还长期吃喝赌,导致原生家庭有的一切,都败亡了。
看到老家的一切都没有了,兄弟姐妹怎么会不心疼呢?
真的不要一直往好处想,以为中年单身汉,还会有老婆,翻身做富人。
从理性来分析,老家的财产,应该给单身汉用,而不是让他所有。等他结婚了,改变面貌了,再去把所有权给他,也不太晚。
也就是说,把家庭财产的使用和所有分开。单身汉的条件差,让他有东西可以用,可以通过劳动改变命运。但是不给他所有权,就不能随便处置东西了。
在单身汉成为五保户之后,老家的固定财产,起码不会流失,还能够兄弟姐妹再次分配。
父母辛苦一辈子,留下一片果园,一栋房子,一片林地,都不容易,子孙都要珍惜,延续下去。对于流失的可能性,应该考虑周全。
03
早于父母亡故的人:多关照其子女,尽到长辈的义务。
在唐朝,韩愈是一个苦命人。三岁的时候,父亲韩仲卿便逝世;两个月大时就没了母亲。
他只能跟着哥哥韩会一起生活。
屋漏偏逢连夜雨,韩会因为受到宰相元载牵连,贬韶州刺史,到任未久便病逝于韶州任上。
哥哥也过世了,韩愈就跟着寡嫂郑氏一起过日子。
韩愈长大后,牢记嫂子的恩情,还为嫂子守丧。
韩愈有一个侄儿韩老成,中年亡故。韩愈悲痛万分,后来把侄儿的儿子韩湘子,抚养长大。
一个大家庭里,不管有多难,一定不抛弃晚辈,一定养大未成年的人。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最必要的格局。
看家庭里,父母过世了,兄弟姐妹中是否有人早一步过世了。这时候,应该对侄儿侄女进行关照,在家庭财产分配上,要考虑到。
如果老父母长期带着你的侄儿侄女,并且孩子也没有爹妈。你是应该接过父母的“担子”,给侄儿子侄女一个像样的家庭。
父母走了,兄弟姐妹作为叔叔伯伯、姑姑,哪能做冷漠的人?长辈不仅仅是有话语权,还要主动承担责任,为了下一代的未来,行动起来。
04
俗话说:“兄弟同心家必兴,妯娌和睦孝双亲。”
我们在积极促进兄弟姐妹感情、安排父母后事的时候,也要和爱人多商议,把妯娌、女婿也带到大家里来。
大家齐心协力,困难的家庭,也会熬过去,后代也会慢慢崛起。
千万不要把弱者踩下去,让外人看笑话,把家庭彻底撕裂。
在利益面前,更有亲情,家就兴旺了。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