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蓼莪》
“孝”这个字,下面是子女的“子”,上面是“老”字的上半部分,就好像是儿子背着老子一样,父母养育子女,等到子女长大,父母也已两鬓霜白,此时,养奉父母的责任就该儿女们担起来,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流传下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善行。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的品性再不好,但他能做到侍奉双亲,敬老养老,那他这个人就还有改过自新的余地;可一个人,若是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不管他在其他方面做得有多好,都会遭到别人的唾弃。在古时候,甚至有人会因为“不孝”丢掉性命,不拘礼教条例的孔融,在提出父母无恩论之后,就被曹操抓住了不孝的把柄处以死刑,可以看出“孝道”在古人心目中的分量。
然而,无论多少教导,仍旧有人辜负父母恩情,甚至可以说是恩将仇报,齐萍萍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18岁的少女,竟然犯下杀害双亲的恶性案件,这个案子在当时轰动一时,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一直到庭审现场,人们才知道,齐萍萍并不是父母的亲生女儿,那么她到底和父母产生了什么样的矛盾,才能做出如此狠心的事情呢?
一、不幸的家庭
齐萍萍出生于河南省鹤壁市,一直以来在周围人眼里,她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乖巧白净,和同龄人一样喜欢打扮自己,与父母的相处也跟普通人家里没什么两样,放学有空的时候,还会和母亲一起出门逛逛街,案发之后,邻居们都不敢相信齐萍萍会如此狠毒,可是铁打的证据摆在眼前,不免让人胆战心惊:恶魔竟然就在自己身边。
齐萍萍的父亲是一个司机,在当地跑运输,母亲是典型的家庭妇女,比较依赖丈夫,男主外女主内,一家人生活得还算幸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车祸让身为家中顶梁柱的父亲失去了建康,也失去了工作。原本身强力壮的父亲只能呆在家里,有些行动还要依赖家人帮助,可想而知是多么大的打击。
这种打击不仅仅是对父亲一个人,更是对整个家庭。齐萍萍一家就像从蜜罐里掉到油灯中,他们心中对生的渴望如同灯芯,油灯一点点燃尽,他们的渴望也一点点减少,最先有自杀念头的就是齐萍萍的父亲,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病痛对他身体的折磨,以及内心的煎熬,让他想通过死亡逃避这一切。齐萍萍的母亲起初很心疼丈夫,然而 一次次的争吵也消磨了她心中的感情,很快母亲就患上了抑郁症,自杀这个念头像病毒一样感染这个不幸的家庭。
二、犯下恶性
齐萍萍把家里的情况看在眼里,但她又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难道真的就像他们说的那样,死亡就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了吗?在此之前,齐萍萍借用假名,从医院购买了大量的安眠药,后来在法庭上齐萍萍说,父母是事先服用了安眠药,她只是看父母太痛苦了,想要帮他们解脱而已。
后来经过检验,发现根本不像她说的那样,父母的身体中并没有安眠药的成分,或许这只是他为了减轻惩罚捏造的谎言。事件的导火索还是父母之间的争吵,就像之前无数次发生的一样,争吵越来越激烈,双方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喊着着不想活了,齐萍萍根本劝不住,她内心压抑许久的情绪终于爆发,亲手害死了自己的父母,连全尸都不给他们留。
做完恶行之后,齐萍萍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于是就留在那间房子里,之所以被人发现,是因为邻居闻到了齐家传出难以忍受的臭味,房东来到她们家检查,发现了大量的血迹,房间中只有一个女孩,头发蓬乱,全身只穿着一条三角裤,裹着带血的被子,正是齐萍萍,房东一看出了事,赶紧报了警,这才知道齐家父母已经遇害,而凶手正是他们的女儿。
在法庭上,齐萍萍表示非常后悔,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最开始齐萍萍在伤害自己的父母之后,本想跟着他们一起走,也许是离开那个压抑的环境后她清醒过来,到了法庭上,她燃起了求生的欲望,表示自己还没有满18周岁,只是,母亲当年为了能够让她早点上学,把她的年纪报大了一岁,只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证据能够证实。
三、得知身世
事情到这一步还没有结束,也是在法庭上,齐萍萍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原来他并不是父母的亲生女儿,这件事家里的人都知道,齐萍萍的母亲一直没能怀上孩子,经过检查才知道是不孕不育,但是夫妻俩还是希望有一个孩子,于是通过亲戚的关系,抱回了一个别人家的女孩抚养。齐萍萍被抱回齐家时才出生三天,是父母含辛茹苦地将她养大成人,由于她不似父母的样貌,也怀疑过这种可能,这一次终于得知了真相。
其实不管是不是亲生的,父母对他有恩是肯定的,俗话说生恩不及养恩大,亲生父母没有给她的,齐家父母都给她了,并没有因为孩子不是他们亲生的亏待她,这样一想更让人觉得心寒。齐萍萍已经不是简单的不孝,更是严重的违法犯罪,最终他也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结语
齐萍萍的案子到此告一段落,可案子带给我们的反思还有很多,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压抑的生活环境到底会给一个人造成多大的影响?齐萍萍虽然满了18岁,但她的心智却没有到一个成年人该有的水平,积压在心中的情绪无法疏解,可这都不是她犯下恶行的理由,人的行为被道德和法律约束着,即使冲破道德的那一条线,也该在法律这条线的面前悬崖勒马,但齐萍萍没有,就算她心里再后悔,该接受的惩罚还是要接受。
参考文献
《蓼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