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又演了一出好戏,而且是那种让人看到气笑傻眼的“双标剧”,一头跟着美国对中国主权横加指责,在国际场合上蹿下跳,摆出一副硬气姿态。

另一头,却又夹着尾巴跑到中国这儿,恳求解禁稀土供应,这一唱一跳的操作让人不禁想问,日本这是要干啥?真当自己能“两手抓、两手都硬”了?



日本这次低声下气请求稀土供应的真正原因,别听那些外交辞令,归根结底,这就是典型的“工业喘不过气了”,要知道,稀土可是现代工业中绕不过去的一道关,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新能源车、机器人,还有最尖端的军事装备,比如F-35战斗机,哪一样离得开它?

先摆点硬核事实,听说一架美国那边想要生产一架F-35,则需要整整400公斤稀土,你说,这东西有多重要?简单来说,全球工业链离不开它,而中国正好掌握了约90%的稀土供应,加上2000多项稀土提炼的专利技术,咱们在这个领域分分钟是“顶级玩家”。



反观日本呢?别看工业化程度高,但在稀土领域,彻底被掐住了命门,其实早在2010年,我们曾经对日本实施过稀土限制令,当时效果那叫一个立竿见影,稀土价格直接冲上天,暴涨了20倍!日本基于这种教训,试图“去中国化”,

到处找替代资源,什么从澳大利亚订购稀土啦,从海底矿藏开挖稀土,甚至绞尽脑汁从废旧电子设备中提炼稀土,结果呢?成本高得离谱,技术还不成熟,根本弥补不了对中国资源的高度依赖。



数据显示,日本到现在为止,之前对我们中国的依赖率是百分之九十还要多,但现在是60%,看上去降了不少,但别误会,这已经是他们能做到的极限了,而这60%的稀土供应,仍然是他们本土高静专仪器以及设备的真正命脉,最近,东京的新能源车企为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就是因为稀土卡了脖子,导致他们的电动车生产计划直接泡汤,甚至影响到整个行业链条,眼下,稀土对他们来说,不仅是“救命稻草”,更是压垮工业系统的潜在威胁,可有意思的是,就在稀土供应被迫软化的同时,日本在对华态度上却更加强硬,这就是赤裸裸的“双标表演”。



先说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南海问题,日防大臣跳出来发话了,说要协助菲律宾,一起“监视中国在南海的军事活动”,怎么“监视”?很简单,直接给菲律宾各种军事援助,什么雷达系统,什么爱国者导弹,只要能够挣钱以及能够给中国带来压力的武器,全部都运送到了菲律宾。



明面上日本这是“帮助盟友”,实际上完全是冲着中国来的,你再看近年来的其他动作,自2014年日本解除二战以来的武器出口禁令后,它就开启了军事扩张的新篇章,这几年,日本在国际上明里暗里搞的动作逐渐多了起来,不仅跟美国配合搞“印太战略”,还把菲律宾、蒙古国、吉布提和印尼这样的国家列为“重点援助对象”。



援助范围涵盖装备转让、安全协助等领域,很难不让人怀疑这背后针对中国的意图,更夸张的是,日本某高层甚至直接大放厥词,“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不得不说,这种嚣张言论不仅显得毫无底线,还暴露了一个老问题,日本始终放不下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不满,摆脱不了当年军国主义的臭毛病。

可以这么讲,日本表面上配合美国搞“亚太平衡”,实则内心小算盘多得很,他们从来就没放下对亚太区域的重新谋划,日本的这些做派,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它一边想在经济上吃中国的“甜头”,填补自己的命门。



另一边又试图在安全和地缘政治上充当美国的马前卒,配合施压,甚至不惜插手中国主权核心利益,这种“双头下注”的策略,说白了就是两句话,便宜不想少占,但对抗不能少干,结果会怎么样呢?只会把自己的牌局打烂。

就拿稀土说事儿吧,日本其实很清楚中国稀土的不可替代性,无论它搞多少“去中国化”的尝试,只要全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它都逃不出中国稀土的掌控,试问,一个在高科技领域被掐着脖子的国家,要拿什么跟中国长期硬碰?



而且,在经济上离不开中国的情况下,它在军事和外交上拼命烧火,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总有一天会玩火自焚,话说到这里,咱们必须得清楚一点:中国从不会主动挑事,但也绝不会被人随意挑衅,这是中国对自己的责任,也是对整个区域稳定的承诺。

日本的稀土请求也好,对南海的搅局也罢,本质上都是围绕中国核心利益在试探底线,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态度可以说再明确不过了,第一,资源命脉掌握在中国手中,不是你想求就能求来的,第二,亚太局势的主动权属于我们,谁想当这个地区的“不稳定制造者”,中国都会予以坚决反击。



简单一点说,咱们能打好自己的稀土牌,也能在军事和经济上给对手教做人,日本的“双标戏码”玩得再花,我们也奉陪到底!既然它试图“打两头牌”,那就让它看看中国单方面的实力“碾压”是个什么滋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