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小丽,今年 52 岁,退休在家。本以为退休后的生活能轻松惬意些,可谁能想到,家庭里的那些事儿,远比上班时的工作还让人头疼。

我和我老公都是普通打工人,一辈子勤勤恳恳。我老公这人特别通情达理,对我照顾母亲的事儿,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我母亲年纪大了,住在村里,她和我嫂子的关系一直不太好,心里呢,又总是偏向我哥。我哥在城里做生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就是很少回家,偶尔给母亲寄点生活费和过节费。

前几年,我哥找到我,说嫂子和母亲关系实在处不来,想让母亲来我家养老。我想着自己反正退休了,有的是时间,家里也有空房,就答应了。我老公也没意见,说都是一家人,照顾老人是应该的。我哥说每个月给点生活费,可母亲却不让要,说不能让闺女吃亏。



临近春节的时候,母亲突然生病住院了。我哥提出请个护工,钱他出。可母亲却非要我陪护,说护工照顾得不好。那阵子,我每天就在医院和家之间来回跑,累得不行。好在母亲的病情慢慢好转,总算是出院了。

春节期间,亲戚们来拜年,都夸我孝顺,说我把母亲照顾得好。我心里还挺高兴的,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可没想到,有一天我听到母亲在背后和亲戚说:“小丽啊,就是出点力,没什么本事。还是我大儿子好,过年给了 10000 块的过节费呢。” 我当时就愣住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我辛辛苦苦照顾她这么久,在她眼里,还比不上那 10000 块钱。

我忍不住和母亲吵了起来:“我天天照顾您,您怎么就看不到我的好呢?哥给点钱就是孝顺,我出这么多力就不算什么吗?” 母亲却觉得自己没错,还说我不懂事。那一刻,我真的觉得特别委屈,也意识到在母亲心里,我的付出根本比不上哥哥。

我一直以为,我和哥哥在照顾母亲这件事上,只是分工不同,我出力,他出钱,应该是平等的。可母亲却有 “远香近臭” 的想法,觉得离得远的儿子才是好的,天天在身边照顾的我,反倒成了理所当然。这种不合理的认知,真的很伤我的心。

在我们的家庭里,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父母总是对那些不常陪伴在身边的子女抱有更多的期待和偏爱,而对一直默默付出的孩子却视而不见。我们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渴望得到的不过是父母的一句认可,可有时候,这却成了一种奢望。

亲情,本不该用金钱来衡量。每一份付出,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同样珍贵。我们希望父母能公平地看待每一个子女,理解我们的苦心。也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少一些这样的矛盾,多一些相互的理解和关爱。只有这样,家,才能真正成为温暖的港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