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秀兰,今年45 岁,初中毕业,来自一个小县城。
20 多年前,我嫁给了丈夫王建国,婚后一直在家相夫教子,没正式工作,偶尔帮人做点针线活补贴家用。
我们家经济条件一般,丈夫在县城的一家小工厂做车间主任,工资不高,但勉强能维持家用。
我们有一个儿子,现在读大二,学费和生活费基本靠我们东拼西凑,压力不小。
而我的婆婆今年 76 岁,身体不好,常年需要人照顾。
家里的所有家务和照顾婆婆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我一个人身上。
丈夫是个典型的“孝子”,从小到大都听婆婆的话,结婚后也总是站在他妈那边。小姑子王丽早早嫁人,早已不管家里的事,偶尔回娘家也是来吃吃喝喝,连婆婆的衣服也不愿意洗一下。
我这一辈子,似乎就像一个保姆,不但要照顾婆婆,还要操持整个家,而我的付出,没人觉得是理所当然以外的事。
自从公公去世后,婆婆的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血压高、糖尿病、关节炎,成了她的“老朋友”。她本来就挑剔,年轻时管着全家,现在老了更是指手画脚,稍有不顺心就发脾气。
她不肯用成人尿裤,每天我都要帮她清洗衣裤,被褥也得经常换洗。她吃饭挑剔,饭菜稍微凉一点就骂我偷懒,咸一点就说我咸死她,淡一点又嫌弃没味道。
丈夫呢?下班回家只会瘫在沙发上看手机,偶尔听见婆婆骂我,还会跟着附和:“妈说得对,你做事就是不细心。”
我心里委屈,可是日子还得过。我总想着,忍一忍吧,等儿子毕业工作了,日子就会好过了。
那天早上,我正在厨房做饭,婆婆突然在客厅喊:“秀兰,扶我去上厕所!”
我赶紧擦了手跑过去,可婆婆等不及,自己扶着墙往卫生间走。结果脚下一滑,整个人摔倒在地!
我吓坏了,连忙去扶她,她却痛得直喊。我手足无措地给丈夫打电话,丈夫一听,火冒三丈地冲回来,进门就甩了我一巴掌:“你是怎么照顾妈的?!”
我捂着脸,眼泪止不住地流。婆婆躺在地上,哭着骂我:“我就知道你不想伺候我,盼着我死呢!”
看着他们母子俩这么对待我,我心寒透了。这些年,我任劳任怨,换来的是什么?
那天晚上,我收拾了几件衣服,留下一张字条:“我走了,你们自己照顾自己吧。”
我坐上了去市里的大巴,心里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解脱。
到了市里,我在一家家政公司找了份住家保姆的工作,照顾一个 65 岁的独居老太太。老太太脾气好,家里干净整洁,工资8000,比我在家里伺候婆婆强百倍。
在这里,我第一次感受到被尊重。我做的饭菜,老太太每次都夸:“秀兰,你手艺真好!”我整理家务,她会心疼地让我歇一歇。
我忽然发现,原来我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活,不用一辈子被婆家奴役。
丈夫找上门,质问:“谁伺候我妈?”
我离家一个月后,丈夫终于找到了我。
他气冲冲地质问:“你什么意思?你走了,谁伺候我妈?!”
我冷笑:“你不是她亲儿子吗?你不会自己照顾?”
丈夫理直气壮:“我是男人,哪有男人照顾老人的?”
我心彻底凉了。原来在他眼里,我照顾婆婆是天经地义,而他就该享受这一切?
我平静地说:“我不会回去了。你可以请保姆,或者让小姑子来照顾。”
他愣住了,嘴唇动了动,却说不出话来。
我没回去,继续在市里做保姆。虽然辛苦,但我终于活出了自己的价值。
小姑子不愿意伺候婆婆,丈夫勉强请了个护工,可护工哪有儿媳妇那么尽心?婆婆天天抱怨,丈夫也疲惫不堪。
后来,儿子打电话给我,小声地说:“妈,你在外面还好吗?我支持你,不要再回去受委屈了。”
听到儿子的话,我眼泪一下就掉了下来。原来,至少还有人在乎我。
这一次,我不会再回那个家。我已经明白,女人不该把自己的一生,都耗在无休止的付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