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下午,出席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陆续抵达,向大会报到。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2月23日下午,深圳五洲宾馆和市委党校学苑大厦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各界的深圳市政协委员带着精心准备的提案陆续前来报到,为即将召开的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做准备,深圳也随之进入了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

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定于2月24日召开,会期3天。近500名市政协委员将齐聚一堂,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建言献策。在报到现场,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AI+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年委员热议的焦点话题。

AI+医疗: 把大模型开出来的药方直接寄到家

市政协委员杨传忠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他今年重点关注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建议深圳加快推进AI医院建设。

杨传忠提到,尽管医生专业知识丰富,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病症,知识面覆盖难免存在局限。AI技术能为医生的推理过程提供有力辅助,特别是在罕见病诊断方面,AI系统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最新的医学进展和教科书内容,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和诊断这些疾病。

社区医院则可通过AI系统的辅助,更好地完成初级诊疗工作,实现三级分诊的目标。杨传忠认为:“深圳拥有众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企业,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具备建设AI医院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供资金支持,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并整合资源,为医疗服务体系革新注入强大动力。”

市政协委员夏俊的提案则聚焦AI与中医的结合。他向记者展示了一份调研报告:“深圳已涌现问止、华佗、盘古等AI大模型,市面上有企业成功研发AI四诊仪、针灸机器人等产品,比如很多传感器对于脉搏的跳动测量、面相的识别已经很精准。”

夏俊认为,深圳的硬件制造完全能够匹配软件升级,如果把这些医疗模型都训练好,甚至能超越传统老中医的技术。“通过传感器识别患者脉搏的变化,判断身体里存在什么样的疾病,待患者确认后,物流系统就可以把中医大模型开出来的药方直接寄送到家了。”

夏俊表示,把深圳打造成为全球中医智能设备产业高地,不仅可以降低医保支出压力,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提升居民健康水平;还能为全球提供“科技+传统医学”融合发展的中国方案,推动医疗行业从保疾病到保健康的改革。

AI+环保: 加大扶持培育力度,打造城市管理新范式

市政协委员朱小萍重点关注AI在清洁环保领域的应用。她指出,清洁环保行业一直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并配合使用较为大型的机械设备。随着低空经济的出现和人工智能的赋能,自动充电、加水、清扫保洁的无人驾驶小车应运而生。

“如今,深圳不少地方的城市辅道、人行道、公园都出现了无人驾驶车辆、设备的身影。”朱小萍表示,“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行业之后,使得工作更高效、更智能,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她建议深圳市各级政府应给予初创科技企业更多的机会、更大的扶持和培育,让他们更好地拥抱AI产业,推动其更好地运营及生存发展。

AI+教育: 提升学习应用能力,解锁人才培养新密码

市政协委员张艺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今年已经是他第四次参加深圳市政协会议。他表示,教育民生问题一直是他关注的焦点,尤其是AI在学生培养中的应用和发展问题。

谈及最近火热的DeepSeek应用等人工智能话题,他表示:“我一直在推动科技工程技术教育进校园,而这主要就是AI教育。特别是最近DeepSeek推出后,如何让学生用好AI来提升学习能力,这很重要。”

张艺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推进AI教育进校园,学校跟进落实,培养学生运用AI技术的能力,拓宽学习渠道,提升综合素质。“在AI时代,让学生能够会用、用好AI,从而更深层次地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这是深圳在AI时代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他强调。

AI+企业: 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市政协委员汪小兰今年带来了关于支持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提案。“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以及AI技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的关键举措。”汪小兰委员表示。

“像DeepSeek这样的大语言模型,具备自然语言理解、知识推理、文本生成等多种能力,能够在客户服务、市场分析、智能决策等众多业务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她指出,目前深圳大部分小微企业的数字化应用仅停留在基础办公层面,对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还有巨大成长空间。

汪小兰建议,政府应设立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基金,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贷款贴息、设备购置补贴,同时牵头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降低技术应用门槛。她还建议引导专业技术团队深入小微企业,了解不同行业业务特点和需求,为企业定制基于DeepSeek的推理型大语言模型,建立行业标准接口和通用模板,降低技术集成难度和成本。(记者 林涛 周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