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致开幕词时指出,现任美国政府对世界的认知与我们不同,他们“无视既有规则和伙伴关系以及相互信任”。施泰因迈尔表示,对此我们无法改变,只能接受和继续打交道。但施泰因迈尔同时强调,欧洲不会成为“车灯下被吓坏的鹿”,欧洲应该加强自身合作与团结。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北约布鲁塞尔总部表示,欧洲应该对欧洲大陆的防御负主要责任。赫格塞思还引用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曾抱怨欧洲防务支出不足的话说,欧洲让美国从“山姆大叔”变成了“傻瓜叔叔”,不过,“特朗普总统不会允许任何人把‘山姆大叔’变成‘傻瓜叔叔’。”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要求北约国家将国防开支增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欧洲多国政要则表示提高军费“不可接受”。

要么付钱,要么自求多福!特朗普一上台就对欧洲发出了最后通牒,这位商人出身的总统,把经商时的霸道作风带到了外交场合,对待欧洲盟友简直像对待欠债的商业伙伴。首先,他祭出了关税这把"杀手锏",欧洲人占了太多便宜,是时候该付出代价了!特朗普振振有词地宣称要对欧洲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这话听在欧洲企业家耳中,简直如同晴天霹雳。紧接着,他又对北约防务费用发难,把军费翻倍!这是最低要求,特朗普的这番话,让欧洲各国政府直冒冷汗。

近日,欧盟高官称,为缓解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并避免贸易战,欧盟主席冯德莱恩派办公室主任塞伯特赴美,与特朗普团队进行秘密会谈。知情人士透露,美方多位高层参与了会议。欧盟视此为与特朗普政府建立新联系的关键步骤。鉴于欧盟曾表示可能降低美国汽车进口关税,此次会谈可能是欧盟策略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在关税政策上妥协,换取美国在贸易问题上的让步。



但是在随后,一贯对华强硬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时候,也开始改口,主动对中欧关系释放了积极信号,说将与中国开展对话,进行建设性的协作,就近期争端寻找符合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从而建立互利互惠的关系。随后冯德莱恩专门补充了一句,说今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这将是深化中欧协作的战略机遇,甚至是扩大贸易联系。作为中欧经贸“去风险化”的发起者,同时也是最积极的炒作者,冯德莱恩对这四个字,反而不怎么提了。

冯德莱恩的讲话也被视为对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间接回应。她表示,欧盟无意乞求优待,而是希望告诉美国: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她强调,欧洲与美国的经济关系密切,但欧盟也将致力于使贸易关系多元化,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分析认为,冯德莱恩的讲话旨在激发人们对欧盟变革的信心,同时也向特朗普时期的美国发出信号:欧盟不会被动接受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而是将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

在特朗普看来,构建国际关系可不靠传统的盟友关系,他更看重单方面的经济利益。在特朗普眼里,“盟友”这俩字差不多没什么实际意义,他更乐意把所有国家都当成能谈判的对象,谈判的根基就在于双方的经济利益是不是对等,能不能给美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觉得欧盟可不是美国非得重视的战略伙伴。甚至在特朗普看来,欧盟或许就只是个不咋重要的经济体,根本没法跟中国等国家相提并论。



或许冯德莱恩已然淡忘,恰是在去年,是哪一方无视中方的异议,执意就电动车议题向中国施加关税,并力图拉拢美国加入这一行列。现今,在遭遇盟友的“暗箭”之后,她才萌生了与中国接触的念头。这或许并非出于她的初衷,依据美国媒体的解读,冯德莱恩此番言论,更像是在向特朗普遥相呼应,表明其合作伙伴的名单上并不仅限于美国。无论动机何在,倘若欧盟意在借中国之力对美国施压,那势必要拿出实质性的利益作为交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