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变化、环境污染加剧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癌症发病率不断攀升,癌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癌症形势尤为严峻。无论是新发癌症病例还是死亡人数,中国均位居全球第一,癌症已成为中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
在众多癌症类型中,呼吸道癌症(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癌,以及喉癌)是中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类型中位居首位,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和武汉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上发表了一项题为《Burden of respiratory tract cance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21: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呼吸道癌症的流行趋势及其地域分布特征。
呼吸道癌症负担持续加重
研究显示,从1990年到2021年,中国呼吸道癌症的新发病例从27.5万例激增至93.5万例,增长了240%;死亡人数从27.8万例增加到81.4万例,增长了193%。这一数据表明,呼吸道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过去30年中持续上升,且增速显著。
在所有呼吸道癌症中,气管、支气管和肺癌是主要的疾病负担来源,占发病和死亡病例的绝大多数。喉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但也呈现上升趋势。
地域分布:山东、四川、江苏成重灾区
研究还发现,呼吸道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其中,山东、四川和江苏是气管、支气管和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省份。这些地区的高发病率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工业化与空气污染:山东、江苏等省份工业化程度较高,空气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尤其是PM2.5等细颗粒物的浓度较高,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中会增加呼吸道癌症的风险。
2. 吸烟率高:吸烟是导致呼吸道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中国男性吸烟率较高,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吸烟问题更为突出。
3. 人口老龄化: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癌症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因为这些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较高。
4. 职业暴露:某些职业(如矿工、建筑工人等)长期暴露于石棉、砷等致癌物质中,也会增加呼吸道癌症的风险。
影响因素分析
呼吸道癌症的高发病率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包括:
吸烟: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消费国,吸烟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在男性中。
空气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以及家庭燃煤等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尤其是PM2.5等细颗粒物的增加,与呼吸道癌症的发病率上升密切相关。
人口老龄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癌症的发病率显著上升,而中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
职业与环境暴露:某些职业(如矿工、化工工人等)长期暴露于致癌物质中,增加了患癌风险。
公共卫生挑战与应对策略
呼吸道癌症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给中国的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严峻形势,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1. 加强早期筛查:推广肺癌等呼吸道癌症的早期筛查,尤其是针对高风险人群(如长期吸烟者、职业暴露者等),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2. 控烟与戒烟:加强控烟政策的实施,推广戒烟服务,减少吸烟率,尤其是男性吸烟率。
3. 改善空气质量:加强空气污染治理,减少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污染源的排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4. 职业健康保护:加强对高风险职业人群的健康保护,减少职业暴露于致癌物质的风险。
5. 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呼吸道癌症危险因素的认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癌症风险。
结语
中国呼吸道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过去30年中持续上升,尤其是在山东、四川和江苏等省份,这一趋势与吸烟、空气污染、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密切相关。面对这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呼吸道癌症的负担,保障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