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发布,地方院校表现亮眼,共有44所地方院校成功入围全国百强。江苏省有7所高校入围,成最大赢家;浙江省紧随其后,有5所高校入围(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笔者根据该榜排名数据,将44所地方院校名单整理了出来,供大家参考。
在榜单中,苏州大学位列榜首,排全国第38位,名次超过了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部委管理的重点高校,这标志着其在资源整合与办学质量上已具备了与顶尖高校竞争的实力。
苏州大学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国际化办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优势。该校积极推动“纳米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交叉学科群建设,2024年相关领域论文被引量位列全球前1%。此外,苏州大学还注重产学研融合,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建“独墅湖科创走廊”,这些年孵化了72家科技型企业,技术转化收益突破10亿元。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苏州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顶尖科研机构合作,联合设立实验室,推动全球化创新研究。外籍教师比例达到18%,留学生规模位居地方高校之首。在医学领域,苏州大学取得的成就更是突出,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推进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位列榜单第二的是南昌大学,该校排全国第48位。作为江西省唯一的“双一流”大学,南昌大学拥有众多优势学科,如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A-档,这是江西省高校唯一的A类学科。但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排名较高的南昌大学仍然是“黑马”。
位列榜单第三的是华南农业大学,该校排全国第49位,也是全国五十强高校之一。华南农业大学学科门类丰富,拥有多个优势特色学科,其中农业工程、兽医学、作物学等学科实力强劲。该校还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农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
南京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在全国的名次都是50位到60位之间,表现也非常不错。
但深圳大学在此次排名中的表现不太好,以全国第87名的成绩位列榜单后半部分,这一结果与公众的普遍认知形成了鲜明对比。许多人认为,深圳大学在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合作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等方面表现突出,应当在排名中占据更高位置。尤其是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上,深大与华为、腾讯等企业联合建设了15个实验室,并在2024年获得了全国第四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这些成绩显现出其强大的科研潜力,然而排名未能充分反映出这些实际成就。
可见关于深圳大学名次的争议,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标的适配性上。校友会排名过于侧重科研成果总量和校友捐赠,而深大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等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其实,排名只是一个参考,不能完全衡量一所学校的真实水平。每所高校的定位和优势是不一样的,不能单纯依据排名来评判其发展。
不管怎么说,能有44所地方院校入围全国百强,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未来的发展中,地方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强,它们可以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今日话题:你认为深圳大学应该排在全国哪个位次?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王老师教育课堂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