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时间和物理参数
2024—9—30 05:25:02″147—937ms,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华电集团大坝梁子风电场发生了一次负雷击多脉冲放电过程,持续时间790ms,共有45个脉冲。这一记录比2010—9—12 19:52:瑞士桑德斯山负雷击一次放电监测到的26个脉冲多了19个脉冲 (Swiss Experimental Station on Lightning Research at Mount Säntis) ,比2019年巴西的一次雷击过程,持续约0.9秒,产生了119个脉冲,则少了74个脉冲 (deepseek) 。可能是目前我国对自然雷电放电观测以来一次雷击过程最多脉冲数的记录(国网南瑞闪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其数据如图1。
图1 大坝梁子一次雷击多脉冲放电过程
二
地理环境特点
落雷地点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盐井镇、黄草镇南面白林山-以子角模火普山一带山脊部位,海拔高度3000~4000m。属于盐源县和盐边县交界的区域,距盐源县城的直线距离约20km。盐源县境内地形以四周高山峡谷,中部丘陵盆地为总特征。一般海拔在2300米至2800米,最高海拔4393米,最低海拔1200米。
图2 落雷点地理环境
三
多脉冲放电特征
1、电流幅值:最小电流幅值-3.2kA,最大电流幅值26.3kA,平均电流幅值-12.5kA;
2、时间长,脉冲个数多,相邻脉冲之间时间间隔小:雷击过程持续了790ms;共有45个脉冲,平均脉冲时间间隔为18ms。
3、存在两个落雷中心:分别位于101°20'18.445090"、27°41'30.376430"和101°20'09.774703"、27°42'48.590251",直线距离2.236km。
4、放电总能量:雷击过程产生能量85kJ,转移电荷量7.87库伦。
新闻来源:据华电集团消息
自然界中的雷电不可能消失
人类对技术进步的向往和冲动也不可能终止
技术进步带来的潜在威胁
只能靠技术的继续进步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