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客运段列车员在车门口核验车票。

  1954年,原铁道部成立春节旅客输送办公室,“春运”概念顺势而生。2月22日,为期40天的2025年安徽春运完美收官。

  2025年春运,是一部微缩版的出行史,见证了“流动的安徽”。这既是安徽的发展路,也是时代的变迁路。

  春运数据 见证活力安徽

  这个春运,全省高速公路出入口总流量约为1.3亿辆次,日均328万辆次,为平日流量的1.7倍,较2024年同期增长12%。高速路网流量超300万以上天数达21天。

  在合肥机场,40天累计保障航班起降超1.16万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152.5万人次。截至2月20日,东航在皖运营国产C909飞机共计执飞591架次航班,运送45793人。

  与往年春运出港客流明显多于进港客流的情况有所不同,2025年合肥机场春运期间的进出港客流两旺。

  春运期间,合肥机场城市航站楼累计输送到港旅客超2.6万人次,执行客运班次超2700班,为打通春运便捷出行微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

  铁路方面,长三角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近9900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多发送旅客近700万人次,增长近8%,创春运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尤其是2月14日至23日,长三角铁路迎来超170万人次学生集中返校客流,创下新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开通的池黄、宣绩、杭温、沪苏湖等4条高铁新线春运表现抢眼,40天累计运送旅客超800万人次。

  科技让旅途 更快更好更安全

  无论是高速、民航或者是铁路,科技的身影无处不在。

  在省交控集团皖通公司,依托“皖美高速大脑”数字平台,全省高速路网采取“线上实时监测,线下及时调度”工作模式,加强对气象、路况、车流等运行态势的综合研判,通过提前干预和主动管控等措施,增强了路网流量调节能力。

  省交控集团皖通公司运营服务部部长吴峻介绍,省交控集团自主研发的“应急车道动态引导系统”在4处易拥堵路段首次投入使用。系统依据公安交警部门指令远程动态开闭应急车道,引导车辆驶入或驶离应急车道,使得道路通行效率提升20%以上。

  在合肥机场,正月初四的一场大雾给机场造成不小的麻烦,29架进港航班被迫备降外场,上千名旅客的出行计划受阻。

  合肥机场迅速响应,先后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黄色和橙色预警,科学制定航班运行方案,全力确保航班运行安全有序。

  在合肥南站,为实时掌握客流、交通、设施利用等信息流,合肥南站综管办借助“智慧南站”系统加强调度,运用站区几百个智能摄像头实时掌握客流、交通、设施利用等信息流,实时获取到站人数,提前推文报送调集站场周边出租车和网约车,安排人员引导,实现旅客均衡流动出站和交通顺畅接驳。

  春运旅途 从不缺温暖随行

  为了应对春运,安徽交控集团皖通公司近万名员工坚守岗位。皖通公司池州中心、阜阳处分别在淮河特大桥、桃墅岭隧道易结冰路段首次启用除雪融冰喷淋系统,防止桥面夜间上冻结冰。皖通公司合肥处等单位还成立多支应急队伍,与高速交警、路政等部门协同驻防,尽最大努力降低雨雪天气给道路通行带来的影响。

  春运期间,合肥机场针对“急客”“首乘”旅客,针对“一老一小”等特殊旅客需求,重点做好服务流程关键节点的服务问询、引导、值机、保障工作。

  为丰富机上春节期间特色服务,东航安徽分公司通过机上节假日广播、乘务员特色制服着装、机上特色餐食机供品等做好服务呈现,为旅客带来舒适温馨的乘机体验。

  合肥南站在进站口(实名制验证处、安检处)设置爱心/急客通道,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距离开车时间不足15分钟的急客提供优先验证、优先安检服务。

  此外,合肥南站还通过线上线下预约,发挥数据共享优势,实现“一站式”接送站服务。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余佼佼 通讯员 范文泽 周悦/文 吴臻皓/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