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新加坡椰子帮↓


椰子谢谢各位衣食父母的喜欢!^_^

为文章点上“在看”分享点赞哦~

在新加坡,拥有一套私宅是许多人的愿望之一。 虽然公寓价格昂贵,但其增值潜力以及附带的设施,如健身房和游泳池,使其仍然充满吸引力。

此外,作为个人财务和生活水平不错的象征,公寓也被视为提升社会地位的一种方式。

然而,随着新加坡的房价不断攀升,购买公寓的门槛愈发提高。自2009年以来,私人住宅价格在15年内增长了一倍多,年增幅约为7.5%。这意味着普通收入者现今面临着巨大的购房压力。


为了应对这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选择推出较小单位的新公寓,以保持总价在买家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例如,一些项目推出的三居室单位面积从850平方英尺到926平方英尺不等,价格区间为207万新元到219.8万新元。

这些单位虽小,但设施和生活方式上的吸引力却不减。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是否应该放弃更大的组屋,去竞购这些相对较小,但充满潜力的私宅呢?


哪些人适合用组屋换公寓?

尽管面积上可能有所"缩水",但许多人仍青睐新推出的公寓。很多买公寓的人相信,这些新房产有更大的升值空间——尤其在直接从开发商购买时而不是买二手的。

这样的投资策略在最近几年也得到了印证。一个案例显示,某项目的三居室单位价格自2021年推出以来增长了约20%。而多数购房者也认为,在房产未取得临时入住许可前购买,并持有至一定时期后转售,往往能带来可观的回报。


新加坡转售公寓的价格指数一路攀升,图源:99.co

此外,新公寓的市场营销也让它相比组屋极具吸引力。

公寓开发商在推销新项目时,会强调其生活方式及潜在投资价值。走进楼盘的展示中心,优雅的装修及高档的内饰布置往往让消费者梦想拥有其中,即便这些单位比他们现有的家小。


图源:见水印

然而,在为更小的空间支付更高价格的决策上,许多人更多还是从长期投资角度考虑。

一个事实是:如果房地产市场保持良好,私宅的升值速度可能快于组屋。这是因为政府在组屋中的价格控制相对严格,而私宅则更能随市场动态调整价格。无论是出于财务考虑还是生活目标,转向私宅有其合理性。


图源:99.co

对预算不足的话一些人来说,如果无法购买新公寓,选择较旧的二手公寓或许是一个折中选择。这样可以以较低的每平方英尺价格获得更大的居住空间,同时享受私宅的便利。

但不论如何,换购较小公寓最关键的还是得问自己一个问题:这是否符合你的长期目标和实际需求?这类决策涉及很多因素,每个人都需结合自身情况仔细权衡。

如果你的首要目的是拥有一套公寓——无论是出于为孩子选学校还是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等原因,那么不管是转售的还是全新的,组屋换公寓都是必要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