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了,俄乌冲突的硝烟仍未散去,焦土之上,战火与鲜血交织,成为萦绕在国际社会心头的阴霾。2月24日,这场重塑地区政治格局的冲突将踏入第四个年头,每一寸土地都在无声质问:和平还有多远?

美俄缓和开启和谈大门

俄乌冲突爆发之时,正值拜登执政时期,美俄开启全面对抗,外交渠道近乎断绝。俄罗斯处于外交被孤立、经济遭制裁的境地。美国携手欧洲,全力援助乌克兰,共同对抗俄罗斯。美俄双方在各领域对抗升级,国际局势极不稳定。


普京与特朗普。(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随着特朗普再次执政,局面出现戏剧性转折,他积极寻求与俄罗斯缓和关系。2月18日,美俄外交高层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会谈,成为美俄关系缓和关键节点。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看来,美俄关系缓和是重大变化,影响深远。特朗普政策转向,如巨石投入国际政治湖面,激起千层浪,对全球大国关系和国际战略格局具有重大影响。从眼前看,此次缓和为美俄关系修复开辟通道,也为解决俄乌冲突谈判铺设基石。

不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副所长韩璐认为,尽管美俄关系已有缓和迹象,但难以实现实质性改变。美国意在维护世界霸权,俄罗斯则希望推动世界多极化,二者战略目标背道而驰,存在难以调和的根本性冲突。

“通过谈判解决俄乌冲突,还有漫长艰辛道路,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韩璐表示,虽然目前俄乌停火的可能性增加,但想要彻底结束战争还面临领土、战后安全保障和欧洲安全框架三大关键问题。


2月7日拍摄的乌克兰东部波克罗夫斯克市中心被炸毁的楼房。新华社发

领土问题上,俄罗斯通过公投纳入的乌东4个州恐难归还,乌克兰也难以轻易放弃领土。战后安全保障方面,美国明确不会为乌克兰提供类似韩美日同盟协议的安全保障,欧洲自身尚无法战略自主和独立保障安全,更难以承担对乌安全保障责任。至于欧洲安全框架,这是乌克兰危机的根源,且尚未解决。

“若上述问题无法解决,乌克兰危机可能再次激化,尤其在不同美国政府政策交替时。普京希望彻底解决危机,避免重蹈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覆辙,但解决难度很大。”韩璐说。

美欧离心冲击和平进程

美俄关系缓和,让欧洲在国际政治舞台陷入尴尬。美国处理俄乌冲突绕过了欧洲与俄罗斯谈判,这种“越顶外交”行为损害欧洲利益和尊严,让欧洲沦为旁观者。欧洲长期依赖美国安全保护和国际事务协调合作,美国此举让欧洲感到被忽视和背叛。

特朗普还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国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提升至5%,这对经济本就困境的欧洲国家,是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欧洲许多国家面临经济增长乏力、债务危机等问题,提高国防开支将加重财政压力,引发国内社会不满和争议。

冯仲平指出,美国的重点已不在欧洲。安全上弃欧洲不顾,经济上加征关税,这些举措让欧洲对欧美关系充满忧虑。


2024年12月7日,在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仪式前,法国总统马克龙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三方会晤。央视新闻

在俄乌冲突中,欧洲长期依赖美国提供主要的援助支持。若美国减少或停止对乌投入,欧洲将两难:内部各国意见不一,难统一立场行动,且经济困境自顾不暇;外部安全保障依赖美国和北约,缺乏独立保障乌克兰安全和军事援助的能力。

“欧洲一些国家虽表示愿意继续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但实际情况是目前美国尚未完全撤出对乌支持。”冯仲平认为,欧洲很难完全脱离美国独自承担对乌援助,所以试图拉拢美国,这也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斯塔默即将访美的重要原因。

冯仲平直言,欧美关系处于重要转折期,可能是过去80年首次出现如此大的变化,虽不能确定是否为根本性变化,但紧密的同盟关系已发生动摇。在安全、经济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特朗普代表的反建制力量与欧洲现建制派之间存在较大矛盾,此前美国副总统万斯的慕尼黑讲话已经展现了双方在价值观上的冲突。

韩璐则表示,欧洲在美俄关系缓和背景下,对自身在俄乌冲突中角色地位深感迷茫。虽多次开会商讨对策,但仍停留在口头,未拿出实质行动方案,还寄希望于美国改变政策。欧洲的被动局面,使其在俄乌冲突中影响力减弱,国际政治处境更微妙。

当地时间2月21日,欧洲议会通过《欧洲防卫自主计划》,将军费提升至3%,这更加凸显欧洲在大国博弈中被动无奈。欧洲试图提升军费增强安全保障和国际话语权,却仍难摆脱对美国依赖。

美乌分歧加剧局势复杂

连日来,美乌之间的矿产协议争端成国际热议焦点。美国施压乌克兰,要求其拱手让出价值数千亿美元矿产开采权。这蛮横要求,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坚决拒绝。

特朗普大为光火,在社交媒体猛烈抨击泽连斯基,言辞激烈,称其为“独裁者”,指责乌克兰“玩弄”美国,试图把责任全推给乌克兰。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央视新闻

美乌这场激烈的“口水战”,引发国际社会对美国援乌是否动摇的担忧。有分析认为,美乌关系紧张预示美国对俄乌冲突立场和对俄政策重大转变。谈判问题上,特朗普称泽连斯基是否参加谈判“无关紧要”,理由是其在谈判“毫无筹码”“一事无成”,这观点忽视了乌克兰的主体地位。

在美国发出这种“信号”的情况下,韩璐预测,乌克兰国内政治状态肯定比之前更加复杂,各方力量蠢蠢欲动。对泽连斯基来说,今年可能是艰难时刻,大概率会下台。乌克兰因战争劳动力锐减、能源设施损毁,东部工业基地被占,可能沦为农业国,战后重建需各方援助且恢复发展需很长时间。

乌克兰民意调查显示,91%的民众坚决反对无乌方参与的美俄谈判,64%的受访者支持乌俄直接谈判。这表明乌克兰民众渴望在解决冲突中拥有话语权。美国与乌克兰在谈判问题上的巨大分歧,加剧了局势复杂性。

俄乌冲突已历经三年,和平曙光却仍未穿透战争阴霾。美俄、美欧、美乌关系的变数,如层层迷雾,遮蔽前路。但国际社会对和平的渴望从未熄灭,期盼各方能以理性为笔,以对话为墨,书写终止战争的篇章,让乌克兰人民重归安宁,让世界重回和平轨道。

(央视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