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牧尘
1998年在北京街头,一位身穿囚服的男子刚走出超市,就被群众扭送到派出所。警察哭笑不得:“丁老师,您这白宝山演得也太真了!”
26年后,同一位演员在《琅琊榜》里身着龙袍,仅用三句台词就让导演孔笙当场落泪。
从“死刑犯”到“帝. 王”,丁勇岱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影视史上最震撼的演技跃迁……
1.
1997年,当导演陈国.军为《中国刑侦1号案》选角时,39岁的丁勇岱正蜷缩在北京地下室啃馒头。
为了塑造白宝山这个人物,他干了两件震动业界的事:
第一件,蹲守死囚牢。他连续3个月泡在监狱,与死刑犯同吃同睡,记录下他们临刑前“眼神从暴戾到涣散的渐变”。
第二件,挑战生理极限。他在拍摄sha人戏前绝食48小时,用眩晕感来模拟亡命徒的癫狂状态,到杀青时他的体重骤降18斤,被剧组称为"人形骷髅"。
正是这种自虐式表演,让白宝山这个人物极度逼真,以至于剧集播出后引发了全民恐慌。
北京电视台不得不滚动播放声明:“白宝山扮演者系专业演员,请勿恐慌”。
这部剧几乎让所有人都记住了白宝山这个恶魔,但鲜有人知,这个"恶魔专业户"彼时月薪仅420元,为省路费他每天骑二手自行车往返片场。
2.
“白宝山”爆红后,丁勇岱却陷入诡异的困境——所有导演只给他递反派剧本。在资本狂欢的千禧年,他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
2002年,丁勇岱主动请缨饰演斯文败类陈一平,与陈道明对戏时设计了“眼镜滑落半厘米”的细节,被影评人称为“用显微镜演戏的妖刀”。
据说,后来丁勇岱为争了取《北风那个吹》中小角色,不惜自费3000元置办全套东北棉袄,在零下30℃的雪地连续拍摄12个小时,被冻出了永久性关节炎。
2010年,有剧组找到丁勇岱老师,要他去演一位八路军连长。听到这个消息,丁勇岱喜出望外,终于有人找他演正面角色了,他心想一定要抓住机会。
可是,等他看了剧本才知道,对方要他演的那个连长神勇无比,竟然可以手撕鬼子。
看到这样的剧本,丁勇岱只觉得荒唐,于是当即撕毁合同,并说:“让我去演手撕鬼子的连长,我还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件事之后,业内再也没有人来找丁勇岱拍戏,他将近2年无戏可拍。
直到2015年《琅琊榜》开拍,丁勇岱的困境才逐渐解开。
正是这十几年的冷板凳,淬炼出他"剧抛脸"的绝技。
2015年《琅琊榜》选角时,57岁的他带着退烧药闯入试镜现场,用一段即兴发挥的帝. 王独白,让全场汗毛倒竖……
3.
当年,《琅琊榜》播出后,网友曾评论说,这部剧的配角随便拎一个出来,都可以当其他剧的主角。
《琅琊榜》可以说是小编每年的必刷之剧,除了主角胡歌外,里面的梁帝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皇帝的孤独、凄凉、多疑、凉薄,几乎每个细节都被演了出来。看的时候,小编甚至觉得,这不像是演的,这就是一位真实的梁帝。
为了塑造好“梁帝”这个角色,除了研究剧本外,丁勇岱还发明了几个教科书级别的细节。
比如,龙椅上的科学。丁勇岱查阅了《明实录》,发现帝. 王久坐易腰椎受损,于是他设计出"左手撑椅,右肩微塌"的疼痛体态。
还有变魔术一样的声音,在与胡歌对峙时,他的声音从气声渐变为嘶吼,精准地复现了史料记载的“梁帝哮症发作”的特征。
再有道具入戏,他的指甲在檀木椅上抠出的凹痕,后被剧组制成纪念品,现存于正午阳光公司展厅。
这场核爆式表演,为丁勇岱带来了20多个帝. 王角色的邀约,但他全部拒绝了。他说,"梁帝是孤品,重复就是亵渎"。
当资本趁热打铁,捧着200万的广告代言找上门时,丁勇岱正戴着老花镜在图书馆抄录《万历十五年》。
2024年,《我是刑警》爆火后,丁勇岱再次出圈,这一次他不再是“死刑犯”白宝山,而是为人民保驾护航的老刑警。
当年轻演员热衷买热搜时,他坚持用纸质剧本标注角色的心理轨迹,这个习惯从1983年保留至今。
在《鲁豫有约》中,他展示的39本表演笔记,每一页都写满了他对角色的敬畏。
从“死囚”到“帝. 王”,再到“刑警”,从剧抛脸到定海针,丁勇岱的封神之路恰似中国影视行业的镜像——当流量泡沫接连破灭,真正留下的永远是那些"笨功夫"。
一直以来,真正封神的从不是某个角色,而是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匍匐姿态,在时代的列车上刻下“演员”二字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