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23日讯(记者 张良德)近日,尚太科技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公司可转债发行及山西尚太四期项目投资金额变更等议案。其中山西尚太四期项目从投资120亿元建设3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变更为投资40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产能,由于该项目投资总额变化幅度大,引起部分投资者关注。
调整后的每万吨产能投资额从4亿元腰斩至2亿元,公司高管称:“尚太科技在产线建设方面具有成本优势,当前实际运营项目的情况为1万吨的产能大概需要投资1.3亿-1.4亿元。”而股东大会调整为40亿元的新项目投资也在数日后的对外宣传中再次“增重”,项目投资额变为60亿元,对应每万吨投资额3亿元。
而在当前负极材料行业面临的行业竞争格局下,行业毛利率不断下滑且应收账款占比持续提升,尚太科技此时连续大手笔对外投资,公司资金链或将承压。
山西尚太四期项目单位投资额腰斩后仍有“冗余”
尚太科技总部(图片来源:财联社记者摄)
山西尚太四期项目原本规划投资120亿元建设3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此次公司计划大幅缩减投资总额,计划投资40亿元建设20万吨产能。每万吨产能对应投资额从4亿元调整至2亿元。
对于此次大幅降低山西尚太四期投资金额和产能的原因,公司在此前的公告中表示,该项目原规划中的部分土地曾为原煤矿坑土地,政府进行土地平整投资耗费巨大,存在一定客观困难,故未实际进行建设推进。此次公司重新在山西昔阳县调整建设土地范围,项目占地从2000亩降低至1000亩左右。
在股东大会上,记者向公司高管提问,为何山西尚太四期项目调整后,每万吨产能对应投资额从4亿元腰斩至2亿元?
公司高管表示“原山西项目规划确实有配合地方进行投资夸大的情况,原计划30万吨产线的实际投资金额可能只需要80亿-100亿元。”
对于建设一条新生产线实际的成本,公司高管表示,尚太科技在产线建设上具有一定成本优势,根据当前实际运营项目的情况来看,1万吨的产能大概需要投资1.3亿-1.4亿元,而行业的其他一些同行企业可能需要2.5亿-3亿元。
照此计算,尚太科技山西四期项目20万吨产能的生产线实际投资可能在26亿-28亿元,加上配套设施建设,调整后的40亿元项目规划存在合理性。
然而,前脚公司在股东大会上刚刚表示山西尚太四期项目投资金额为40亿元,后脚尚太科技子公司山西尚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与昔阳县政府就在2月14日签约,宣布总投资60亿、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落地。新项目对外宣传时又“凭空”提高了2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董事长欧阳永跃表示经过此次投资调整,山西尚太四期的20万吨产能加上在石家庄北苏新建成的10万吨产能,与公司原先规划的30万吨扩产目标保持一致。
尚太科技北苏厂区(图片来源:财联社记者摄)
项目投资大、下游欠款高 公司资金压力渐显
为配合山西尚太四期项目,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25亿元。而剩余资金公司计划靠自筹解决。
但尚太科技目前资金链与上市初期相比明显“绷紧”,公司去年三季度货币余额2.9亿元,即使按照公司股东大会议案上较低的40亿元项目投资计划计算,在即使可转债全额募资的情况下,公司或依然有不少于13亿元的项目投资缺口。
对此,公司高管表示,山西尚太四期项目已与当地银行提前沟通融资事项,项目部分投资或通过银行融资完成。
截至2024年三季度,尚太科技的资产负债率为25.83%。若山西尚太四期项目开工,公司将新增25亿元可转债及不少于13亿元银行短期债务,公司短期负债或超过17亿元,长期负债或超过35亿元,资产负债率或升至50%以上。
此外,公司去年10月公告称计划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在马来西亚设立全资孙公司,并投资建设一个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项目,该项目总投资初步计划约1.54亿美元(约11.09亿元人民币)。
该海外项目若在今年开工建设,则将继续推高公司资产负债率。各个新项目建设完成投产后,或也难以快速改善公司资金面情况。
2021年、2022年、2023年和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405.88万元、-7.944亿元、-4.16亿元和-5.348亿元,持续的现金流量失血主要是产业链格局变化的影响。
公司对应时期的应收款项则分别为9.4亿元、10.31亿元、17.18亿元、20.34亿元。应收账款占比从2022年的21.56%上升至2024年三季报的56.19%,公司应收账款占比不断抬高导致公司现金流压力增大、坏账风险增加。
此外公司产品利润率也出现明显下滑。由于近几年负极材料产能持续增长,而下游需求的增长速度却不及供应的提升,石墨负极行业市场竞争和内卷现象不断加剧。从尚太科技最近三年的财报来看,公司销售毛利率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44.88%一路回落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24.72%。
公司高管在交流中也提到下游资金占用情况严重的问题,但表示公司难以单方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