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新韵》代序

在广袤的忻州大地上,浩浩荡荡地流淌着滚滚长河。水之灵、地之气,孕育繁衍了生生不息的忻州人。千百年来,这块地处黄河中游的文明故土,北依长城,南望中原,西踞黄河,东临太行,地处蒙古高原、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三大板块的接合带,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织带,是汾河、滹沱河、桑干河的发源地,中原仰韶文化与北方红山文化的融合地,也是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双向通道。全境表里山河、峰峦起伏、河流纵横,有“三关总要”“三河之源”“三山并峙”之称,关河壮丽、风光独秀,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晋北大地上。


忻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旧石器早期就有了人类文明的印迹,留下独特瑰丽的远古文明。迄今为止,忻州共发现人类旧石器文化遗存32处,新石器文化遗存411处,夏商周文化遗存327处。悠悠历史长河中,这里留下了台骀治汾、大禹系舟、神牛开河等众多美丽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流传着“三义救孤”的故事,演绎了赵襄子夺代、赵肃侯筑长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将李牧抗击匈奴等历史传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修筑长城,秦太子扶苏、大将蒙恬曾在此地戍边。汉高祖刘邦于忻口摆脱匈奴追兵,六军欣然如归,忻州因此而得名。名将卫青、霍去病等也在这里书写了抗击匈奴的英雄史诗。魏晋南北朝,群雄逐鹿,风云变幻,刘渊称帝,尔朱氏叱咤北朝,佛教文化在忻州传播开来。隋唐两朝,隋文帝修筑长城,隋炀帝建造汾阳宫,唐太宗李世民派兵反击突厥。宋辽金元时期,武将文雄,各领风骚,杨家将满门忠烈,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英雄壮歌。明代,忻州战略地位愈发重要,万里长城上的“外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成为边防要塞和互市之地,雁门关及其军防体系书写了半部中国军事史,此外还有李自成、周遇吉鏖战宁武关,万世德平倭荡寇等故事流传至今。到了清代,忻州人敢为天下先,在浩浩荡荡的走西口移民大潮中,前往蒙古高原开边拓疆。一曲《走西口》,唱不尽人间的缠绵与悲苦,是忻州人敢闯敢试、不屈不挠精神的真实写照。

现代史上的忻州,更是一方闪耀着荣光的红色热土。抗日战争时期,忻州是晋察冀、晋绥两大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腹地,这里发生的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雁门关伏击战、火烧阳明堡机场、忻口战役等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抗击侵略史上彪炳千秋。解放战争时期,中央机关东渡黄河后,路经岢岚、五寨、神池、宁武、代县、繁峙、五台山等地,行程千里,走向西柏坡,最终取得了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胜利。


几千年来,忻州这块文化沃土孕育了西汉“宫词之祖”班婕妤,东晋高僧慧远,“金元文宗”元好问,“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元代诗人、画家萨都剌,明末清初思想家、书画家、医学家傅山,晚清大臣、学者徐继畬等历史名人和文化巨匠,也孕育了中共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高君宇,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徐向前,中山陵剖腹明志的著名抗日爱国将领续范亭等老一辈革命家……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出忻州的辉煌历史,闪耀着璀璨夺目的人文之光。忻州被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画乡”“中国秧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散曲之乡”,还是著名的“摔跤之乡”“剪纸之乡”“温泉之乡”。

近年来,忻州市委、市政府承先天之赐,借方位之优,抓改革先机,举全市之力,坚持“南融、东进、西引、北联”协同开放发展思路,全面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心城市扩容提质,忻州城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忻州主城区以“四大板块”建设驱动产城融合,南部重点围绕忻州古城活化运营,打造晋北生活体验区;中部打造杂粮融合示范区;北部打造温泉康养产业区;东部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忻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委部署要求,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现代化建设,努力把忻州打造成为有特色、有魅力、有品质,生产生活性价比最优的精品城市。

今日之忻州,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云中河长虹卧波十里锦绣,云中桥、七一桥、慕山桥、牧马桥4座景观桥梁飞架南北,以其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人以美的享受;160余条新建、改造(含小街小巷)道路四通八达、舒展顺畅;“五馆一院”绽放新姿对外开放;人民公园、遗山公园、牧马河生态公园以及众多街角小公园成为居民游览小憩的好去处;展现千年神韵的忻州古城作为城市文化名片和城市形象品牌,古朴厚重,人流如潮,成为全国知名的网红打卡地……历史神韵与现代文明和谐融合,人文毓秀和绿色康宁温润人心,让人们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共享绿色环保和文明成果。如今的忻州,已成为山西最具发展活力、最具投资潜力的城市之一,并凭借着独特魅力和耀眼风姿吸引着世人目光。

忻风起兮韵飞扬,华采雅赋颂故乡。为礼赞忻州秀美的山水风光,彰显忻州独特的人文魅力,延续忻州文脉,2021年,忻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将历年征集到的赋文、楹联匾额、建筑说明、道路拟名方案、景观冠名方案等内容收集在一起,汇编成《忻州新韵》,总计约10万字,图片500余幅。这些作品充分反映了忻州人民以城市主人翁的姿态,推动忻州高质量发展、加速忻州现代化建设的精神风貌,反映了忻州的城市人文精神和文明之美。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者,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新时代有所作为,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我们相信,忻州这座融合了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人文思想的文明城市,因为文化的力量,必将以更加骄人的英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谱写绚丽华章!

是为序。

来源:忻州在线 《秀容有约》《忻州新韵》编委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