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首周,平谷区传来好消息,备受学校家长学生喜欢的阳光·乐跑“5公里计划”有了新举措。2月21日,平谷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上,平谷区正式发布《进一步推进阳光·乐跑“5公里计划”的工作措施》(以下简称《工作措施》)。《工作措施》要求,要构建以阳光•乐跑活动为引领的体育课,小学阶段侧重“趣味跑”、初中阶段侧重“技能跑”、高中阶段侧重“耐力跑”。
据了解,平谷区自去年3月27日启动中小学阳光·乐跑“5公里计划”以来,家长学生尝到了甜头:小胖墩、小眼镜数量持续下降,学生在奔跑中还锻炼了百折不挠的毅力与团结协作的品格,全区学生体育健康测试优良率显著提升。校长跑团、教师跑团也成为平谷校园最靓丽的风景线。校长领跑、各种花样跑等不仅让师生有了更多情感交融,学校教育也呈现出新气象。
每节体育课安排不少于10分钟体能练习
《工作举措》要求各校要构建以阳光•乐跑活动为引领的体育课,将阳光乐跑融入日常体育教学,明确“小学多样化、初中重素质、高中强专项”的要求,聚焦“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打造具有平谷区特色的高质量体育课堂。小学阶段侧重“趣味跑”,建议一、二年级每次200—500米,三、四年级每次600—800米,五、六年级每次800—1000米;初中阶段侧重“技能跑”,建议每次1500米,直至达到每日5公里的目标;高中阶段侧重“耐力跑”,建议每次2000米,直至达到每日5公里的目标。每节体育课安排不少于10分钟的体能练习,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科学设计体育课堂的辅助练习项目,注重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度练习。
平谷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配合阳光·乐跑“5公里计划”的实施,全区将积极培养高水平体育教师队伍。依托北京教育学院、北京教科院、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优质资源实施体育教师培训提升计划,围绕阳光乐跑开展系列教师培训,每年推荐10名优秀教师到知名中小学或体育院校跟岗学习,到2027年底对体育教师轮训一遍;开展平谷区体育名师培养计划,三年内着力培养市级体育骨干教师、体育学科带头人5名;建立体育名师工作室,选拔优秀体育工作者开展阳光乐跑与体育教学融合课题研究,实现教学、科研、教研、培训一体化。
阳光乐跑纳入班级联赛
日前,北京市发布中小学“体育八条”。此次平谷区发布的工作措施也将全面落实“体育八条”的工作要求,围绕阳光•乐跑创新赛事活动,设立“阳光•乐跑”主题活动月,各校要结合校园文化特色,举办亲子运动会、趣味运动会、体育文化节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学校每年春季、秋季分别举办1次全员参与的体育节和运动会,将乐跑展示纳入活动内容,同时开展常态化跑步、球类、跳绳、武术、冰雪等区级阳光体育竞赛。
此外,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级联赛是此次公布的亮点工作举措。阳光乐跑活动将作为重要项目纳入班级联赛,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小学举办班级联赛不少于5场,初中不少于4场,高中不少于3场;将健全班—校—区三级竞赛机制,分层设计乐跑活动项目,以乐跑为支点,推动“三大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以教育集团为单位每月展示阳光体育活动
据悉,平谷区还将以教育集团为单位,每月在平谷世纪广场展示中小学生乐跑、跳绳、踢毽等阳光体育活动。同时将结合平谷区地域文化特色,按学段、分层设计师生“马拉松”趣味跑,打造主题鲜明、享誉全市的乐跑品牌。
平谷区委副书记、区长狄涛表示,全区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确立“平谷教育改变自体育始”教育理念,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让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终身的爱好和习惯。学校要上好以阳光·乐跑“5公里计划”为引领的体育课,形成校长带头、教师示范、家长配合、社会支持的大体育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以学校体育重塑平谷教育新生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