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产来说,下面这则消息无异于雪上加霜,也正应了中一国句老话“黄鼠狼专咬病鸭子”。
2月21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以获利能力薄弱为由,将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的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等级。
穆迪将日产的信评降至Ba1,这个级别因代表有高的信用违约风险,故常被形容为垃圾级。
实际上,穆迪和惠誉去年11月就将日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认为日产盈利能力的恶化趋势难逆转。这显示出,专业机构对日产前景的担忧与不看好。
穆迪的再次降级无疑是对日产当前困境的又一重击。该机构指出,日产日益老旧的车款系列需求放缓,导致其获利能力显著下降。
日产的危机有多严重?日产内部人非常清楚。此前,据《金融时报》报道,日产一位高管承认,目前的现金只够支撑12-14个月的时间。
为保现金流,日产决定将全球产能削减20%,并裁员9000人,同时大规模压缩公司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
日产汽车CEO内田诚带头,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也紧跟其后,自愿削减50%的薪酬。日产还出售了三菱10%的股份,以筹得686.4亿日元的现金来应付开支。
日前,本田和日产正式取消合并谈判,双方合并计划仅持续一个半月便宣告破裂,未能完成合并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的计划。
在跟本田谈崩后,日产也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如果管理层无法找到投资者,日产将难以为继。
这并非日产首次陷入破产危机,1999年它已经遭遇过一次。当年是法国雷诺伸出援手,拿出大量资金投资入场,将之救出水火。
时隔25年,日产再度陷入破产危机,这一次自身难保的雷诺,不仅不会再伸出援手,而且还想落井下石,出售其所持有的部分日产股权。
提到日系车品牌,大多数国人首先想到的是丰田、本田、日产……这其实也是国内市场对日系品牌实力座次的普遍印象。
事实上,日产不仅是首家在华销量突破百万的日系车企,更是在2009-2018年十年间,销量碾压丰田、本田等一众日系品牌,稳居日系品牌第一。
日产销量的雪崩发生在近三年,2022年在华销量104.52万辆,同比大跌22.1%;2023年销量继续暴跌24%,全年销量为79.38万辆。
日产2024年在中国销量仅为69.7万辆,也就是说,2022~2024三年,日产中国的销量就降至不到70万辆,下滑接近50%。
销量显著的下滑直接导致了日产的产能过剩。按照日产2024年在中国69.7万辆的销量来看,其产能利用率不足50%。
去年6月,日产汽车就已经关闭了一家位于江苏常州的,年产能13万辆的乘用车工厂。这也是日产在中国首次关闭乘用车工厂。
再说几句
与一些在中国市场下滑,但在全球市场依然赚钱的车企巨头不同,日产现在不仅是在中国市场溃败,而是全面陷入泥潭。
如果找到了新投资那还能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如果找不到的话,那说不定1年后就真的没了,那时候等待日产的只能是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