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晚,中国交响乐团在北京音乐厅上演“魅力变奏曲”音乐会,当晚,青年指挥尹炯杰执棒中国交响乐团,为观众呈现了勃拉姆斯与埃尔加两位“变奏大师”的代表作,用19世纪至20世纪初变奏曲式的艺术巅峰,为观众呈现跨越德奥与英伦的音乐智慧。
随着指挥棒轻轻一挥,尹炯杰带领中国交响乐团,以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选段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热情。炽烈的吉普赛节奏,如同火焰般跳跃在舞台上,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即兴与激情,而舞台中央的“匈牙利大扬琴”更是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为这首曲目增添了别样的风情,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场盛大的民间舞会之中,享受着音乐带来的无尽欢乐。
随后,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曲》接棒上演,这部作品以巴洛克复调为根基,通过八段精妙的变奏,将古典的严谨与浪漫的诗意完美融合,展现了勃拉姆斯深邃的音乐智慧和卓越的变奏技巧。
音乐会的下半场,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震撼登场。这部英国交响乐的瑰宝以14段充满戏剧性的“人物素描”变奏构筑了一个精密的音乐谜题,不仅考验了乐团弦乐与管乐之间的默契配合和戏剧性对话,更彰显了指挥尹炯杰对多维音乐结构的精准掌控力。在他的带领下,乐团将每一个变奏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埃尔加音乐创作的独特魅力和深度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24岁的尹炯杰自担任中国交响乐团助理指挥以来,以对复杂曲目的深刻解构能力崭露头角。指挥大师尼姆•雅尔维评价其“在传统框架中激活当代听觉的穿透力”,乌克兰指挥家迪马•斯洛博德纽克则称赞其“拥有超越年龄的声部平衡掌控术”。本场音乐会他同时挑战勃拉姆斯与埃尔加两部变奏经典,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高度赞誉。
本场音乐会特设演前导赏,由青年指挥、音乐评论家张听雨与尹炯杰一同解析勃拉姆斯“主题衍生逻辑”与埃尔加“谜题符号系统”的创作密码。国交此次以“魅力变奏曲”为名,既致敬经典形式的艺术魅力,亦凸显新生代音乐家赋予传统的创新活力。
(中国交响乐团供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