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烬之上》,莱拉这位年轻女子的陨命犹如推倒的第一块多米诺牌,揭开了埋藏于布河城多年的秘密。
随着警方的逐步深入,一条隐秘的性交易、卵子采集和代孕的黑暗产业链逐渐显现,揭示了彩娜和莱拉离奇死亡的真相。颂恩,既是十年前永安村火灾的目击者,又是十年后涉足非法医疗活动的医生,似乎掌握着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
但案件进展至马洛的获救和颂恩的精神崩溃时,似乎陷入了僵局。所有谜团随着颂恩被送入精神病院而悬而未决,尽管疑点重重。
正如颂恩的助手,小鱼护士所言:“颂恩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母体,他指望着莱拉为他带来财富,我觉得莱拉不像是他杀的。”
小鱼虽缺乏直接证据,但其直觉准确——莱拉系自尽身亡,而助她陷入此局并嫁祸颂恩的,正是始终潜伏在幕后的神秘黑衣人。
剧中,黑衣人的首次露面是在颂恩与逊哥的通话中。幕后操纵者曾得意地说:“费心培养的鱼饵终于派上用场了。一个大学生能了解什么,用他引出本该消失的人吧。”
在幕后主使的操控下,颂恩成了诱饵,果然诱使黑衣人现身。
黑衣人的真实身份虽不明,但幕后之人简单的话语透露出两大关键信息——本应消失之人,以及长时间的筹备。
将这两条线索结合,我们便能勾勒出黑衣人的基本情况:本应消失却侥幸逃脱,事件过去多年,与廖思远关系密切,因此适合作为诱饵。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黑衣人就是廖思远的哥哥,廖知白。
由于颂恩与廖家素有渊源,婚纱案中的受害者努娜既是颂恩的侄女,又与廖家关系密切。更令人费解的是,努娜曾向密友阿琳等人透露廖家火灾的真相,随后她们却在努娜与廖思远会面后相继遇害。
因此,廖知白是黑衣人的嫌疑极大。颂恩在精神失常前对廖思远所说的一句话,更是间接证实了这一点。
他曾电话中对廖思远说:“我知道你背后做了很多陷害我的事,你现在却假装无辜。你若跟我斗,只会落得廖知白一样的下场,他再厉害又如何?他惹错了人,本该在那场大火中死去。”
这句话侧面印证了廖知白本应在火中丧生,却未亡的事实。
但廖知白未死只是颂恩及其背后主谋的猜测。如果廖知白在十年前的大火中并未罹难,为何他不与弟弟团聚,不与女友戚夏重逢?
巧合的是,廖知白曾受心理创伤,服用过精神类药物,停药后病情反复,逐渐分裂出第二个人格。廖知白消失了整整十年,却在弟弟出现双重人格后策划连续凶案。
这样的故事太过巧合,最合理的解释是:廖思远患上精神疾病,分裂出第二个人格。所有案件均为其分裂出的廖知白人格所策划。
事实上,在颂恩案后,布河城接连发生婚纱女尸案。副署长雷诺凭借警察的直觉,怀疑廖思远与案件密切相关。廖思远似乎总在案发现场附近出现,这些巧合或许正是真相。
莱拉自杀真相曝光后,廖思远在脑海中询问哥哥:“莱拉的自杀案中,还有其他帮手吗?”
哥哥廖知白回答:“怎么可能还有帮手?有帮手那就不是自杀了。”
尽管莱拉死后头颅被割下并置于原石中,显然有帮手的迹象,但廖知白仍选择视而不见。
对哥哥的回答,廖思远嘲笑:“你一撒谎,声音就变了。”
在廖思远的潜意识中,他知道哥哥在说谎。真正的廖知白早已死去,而黑衣人不过是廖思远分裂出的第二个人格。
廖思远,才是幕后的真正主谋,既是作案人,又是查案者。
这或许才是最大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