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特别喜欢纸艺,看到喜欢的游戏和剪纸‘联名’,很感兴趣。”28岁的玩家“星空”特意带着单反相机,拍下一幅幅剪纸作品,“我知道剪纸不简单,如果有教程,很愿意试着学一下,这是我们上海的非遗文化。”


带单反相机来打卡的玩家。施晨露摄

这个周末,“纸间山海·共剪春风非遗主题展”在徐家汇书院B1层东西公园展出,以非遗技艺为载体,热门游戏角色穿越次元壁,引发市民游客的打卡热潮。展期将持续至3月2日。


展览现场

走进东西公园,浓郁的二次元气息扑面而来。此次展览呈现以《蔚蓝档案》人气角色及场景为原型的多幅剪纸作品,来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上海剪纸”保护单位——徐汇枫林剪纸团队的集体创作。刻刀轻旋,红纸翻飞,《蔚蓝档案》人气角色“龙华妃咲”的旗袍褶皱渐次舒展,发丝纤毫毕现,在匠人们“刀剪并用”的技法中,赛璐璐画风少女的灵动与上海剪纸的韵律交融在一起。


上海剪纸作品

“上海剪纸”作为中国剪纸艺术的重要分支,以北方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奔放和圆润饱满为基调,糅合了南方剪纸的细腻秀丽、线条流畅的特点,纤细秀丽、构图丰满,形成了独特的都市艺术风格。剪纸并非静态的文化遗产,当刻刀遇见赛璐璐少女,传统技艺有了青春的呼吸。

活动现场,一幅由《蔚蓝档案》中游戏角色“龙华妃咲”“朱城瑠海”“近卫南”共同组成的作品吸引玩家的注意力。“朱城瑠海”与“近卫南”的服饰纹理层次分明,光影流转间,仿佛跃出纸面。参与创作的“上海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石勤玲介绍,这是一幅套色剪纸作品,制作时要先在黑色或金色的卡纸上制作好整体图案,在需要粘贴彩色剪纸的部位,沿着剪纸的轮廓,从纸张背面进行细致粘贴。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让剪纸作品在色彩搭配和层次感上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准,也为游戏角色呈现增添更多魅力。


一幅特别的套色剪纸作品

作为悠星网络发行的二次元策略手游,《蔚蓝档案》凭借清新的美术风格、上乘的动画配乐和充满悬念与温情的多线叙事,在全球范围内收获高人气。石勤玲带领剪纸团队成员挖掘出《蔚蓝档案》中的山海经学院设定,角色旗袍上的盘扣、剧情中引用的《山海经》异兽,“龙武同舟”活动中出现的豫园九曲桥,都成为剪纸艺术家们的灵感元素。


游戏玩家打卡

此次展览由徐汇区文旅局与悠星网络共同呈现。作为漕河泾游戏企业聚集区的一员,总部位于上海、在东京和首尔设有办公室的悠星网络2017年起先后发行《碧蓝航线》《明日方舟》《蔚蓝档案》等多款高知名度产品,在日、韩、欧美等地多次登顶畅销榜。2023年上线简体中文版的《蔚蓝档案》此前在国际服和日服中就曾植入昆仑山、中国功夫、港片文化、佛跳墙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悠星网络发行副总裁秦斯尧表示,文化出海不是符号拼贴,而是要让传统基因在游戏生态中自然生长,这次与“上海剪纸”展开联动,希望通过角色设定、场景重构、艺术再创,让中国传统文化与游戏形成深度叙事耦合。



游戏中出现上海地标元素

此次联动实现线上线下双向赋能,线上通过《蔚蓝档案》全服邮件发放“财运当头”纪念剪纸;线下则于2月22日、23日开展限定打卡活动。在《蔚蓝档案》里出现过豫园、城隍庙、甜爱路等上海元素,很多国际玩家在游戏里“云游”过上海地标,当他们来到上海,可以体验“游戏场景照进现实”的奇妙共鸣,成为文旅商体展联动的有趣入口。


玩家排队领取限定明信片

原标题:上海剪纸联动二次元少女,游戏IP助力传统文化出海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施晨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