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家里绞肉机坏了,做起饭来不方便,我来换个新的绞肉机!”村民张秀云笑着说道。在曲阜市防山镇齐李村“儒乡幸福超市”成为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热门场所。货架上整齐摆放的不仅是日用品和文创产品,更承载着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与智慧。这里流通的“幸福币”,正悄然改变着村庄的面貌,也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创新故事。


走进齐李村,整洁的街道、葱郁的绿植与墙上的文明标语相映成趣,而在两年前,这里的环境问题还让村干部颇为头疼。“以前路边上经常有垃圾,公共设施积灰也没人管。”村党支部书记牛中兴回忆道。2022年,村里推出“幸福币”诚信积分管理制度,为每位村民发放200个基础幸福币,通过志愿服务、文明行为等113项指标动态增减积分,村民可在“幸福超市”兑换商品。货架上的孔府印阁印章、楷雕工艺品等特色商品,不仅满足生活需求,更传承着儒家文化,让“幸福超市”成为文明乡风的展示窗口。

村民陈书平是“幸福币”制度的积极参与者。她一边整理刚兑换的抽纸和洗衣液,一边算起“幸福账”:“我代表村里参加镇上的广场舞比赛、打扫卫生,攒了400多幸福币。攒幸福币可比省钱更有成就感!现在大家比着积分干活,谁也不想落后!”制度实施初期,不少村民持观望态度,但年底积分公示时,最高分与倒扣分形成鲜明对比,面子“挂不住”的村民纷纷加入行动。如今,齐李村每月志愿活动报名火爆,寒暑假期间大学生主动担任图书馆志愿者,村民争相参与文明宣讲,“比学赶超”的氛围日益浓厚。


为深化积分管理,2023年齐李村结合《曲阜市农村居民信用管理办法》,推出“家庭信用名片”。每户的信用等级通过二维码公开可查,涵盖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村居管理等维度。“扫一扫就能看到谁家信用好,大家自然更重视自己的行为。”村民吴景菊说。作为幼儿教师,她利用假期在“幸福食堂”照顾老人,既赚积分又为孩子树立榜样。

这种“信用+治理”模式,让乡村管理从“干部干、群众看”转向“干群共治”,让村民从“旁观者”到“主人翁”。村里环境整治、文化活动、纠纷调解等事务,村民主动参与率超90%。村道垃圾消失、公共区域一尘不染。

“未来我们计划引入数字平台,实现幸福币实时查询和智能管理。”牛中兴透露。随着制度不断完善,齐李村正从“治理创新”迈向“治理深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从一袋洗衣液到一方洁净家园,从一枚“幸福币”到一股文明新风,小小幸福超市,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谱写着一曲新时代的乡村善治之歌,用“小积分”解开了乡村治理的“大课题”。在这里,幸福不仅是货架上的商品,更是村民共建共享的获得感。齐李村的实践是曲阜市创新基层治理的缩影。曲阜市将信用体系嵌入网格化管理,以党建引领打造“儒乡幸福超市”,通过幸福币兑换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目前,曲阜市已建成49家“幸福超市”,覆盖全部12个镇街,惠及数万村民。

闪电新闻记者 聚焦圣城 通讯员 刘新红 李继琳曲阜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