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他们来自各个民主党派、他们来自各条战线各个行业、他们是支持花都发展的港澳同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政协委员,一年来,广大委员们关心地方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花都高质量发展充分贡献委员力量,展现当代委员的新风采!在我区一年一度的“两会”即将召开之际,花都区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委员风采”系列报道。

下面请看

“委员风采”系列报道之七:

徐绍栋

用心履职赋能

当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就应当积极参政议政,履好职尽好责、为民发声。”徐绍栋,这位从事绿色养殖业的铮铮汉子,同为花都区政协委员的他,多年来始终以心底的执念,激励和鞭策自己,在花都乡村产业振兴路上挥洒青春,展现了新时代政协人的新担当、新作为。


积极建言献策

为花都发展鼓与呼

自2021年担任政协委员后,徐绍栋心系民生,积极发挥委员作用,坚持参加区政协开展的各项履职活动,定期参与“10号工作室”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并深入基层一线做好视察调研工作,认真撰写高质量提案,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目前,我共提交了两件提案。其中,关于打通和拓宽106国道赤坭镇段,保障群众安全出行的提案得到了区政府、区政协的高度关注和采纳落实。另外,还有两件准备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提交,主要是涉及民生方面。”


此外,由徐绍栋参与执笔的《关于“双碳”目标下打造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建议》获农工党广东省省委会2023年度招标课题,是全市各基层委唯一中标课题,并在农工党中央网站刊载,同时报送全国“两会”。

发展绿色农业

织实安全“菜篮子”

徐绍栋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丰富的留学经验让他的视野更广阔、看得更长远。2017年,徐绍栋组建团队成立广州市大福养殖有限公司,2020年,在花都区和赤坭镇两级政府大力支持下,选址该镇东升村,按照“高标准、环境友好、废弃物全资源化利用”目标要求进行规划布局,建起了大福生猪养殖基地。同时,徐绍栋还兼任广州市三福禽畜养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这两个生猪养殖基地已成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每年可为广州市菜篮子稳定供应优质商品猪12万头,为广州生猪菜篮子稳产保供作出了应有贡献。


徐绍栋坚持创新促发展的理念,将在国外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以建设碳中和农业试验示范区为目标,通过设计科学种养循环流程,既处理了生猪养殖形成的粪便、生产有机肥,又降低水稻种植化肥、农药用量,达到降低污染、提高效益和减少碳排放三重效果,实现资源化利用和粪便污水“零”排放。



近年,得益于广州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一利好政策支持,徐绍栋带领公司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农业科技特派员张春红高级兽医师组织申报并获立项广州市农业科技特派员项目《重要猪病新型检测技术在养殖场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及生猪产能,有力促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探索联农带农机制

赋力“百千万” 帮扶促振兴

联农带农机制是促进农户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保障。徐绍栋注重发挥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建立产业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周边农户农民致富。


2023年,徐绍栋获华南农业大学聘请为“广东省乡村振兴领头雁导师”,带领并指导9名专业农业种植养殖户进行产业升级。“我们也注重探索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承包了村里100多亩的基本农田,通过‘生猪+水稻种植’方式,聘请周边农户负责田间管理,解决了劳动力就业。同时,猪场产生的有机肥,以成本价形式提供给周边的种植户,促进种植业绿色发展,每年可以提供有机肥1万余吨,可以带动种植面积有2000余亩。”


徐绍栋利用信息数据现代化打破传统农业,先后参加各种联农活动,助力乡村发展。2023年,三福养殖与赤坭镇蓝田村正式结对,投资近亿元在该村建立养殖基地,基地入选“2023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称号。

该公司还采用“公司+农户+基地”帮扶模式,与周边多个自然村签订鲜果保底价收购协议和共建千亩种植果树基地协议,直接带动1000多名群众就业增收。


近年,徐绍栋还积极响应“绿美广东”的号召,踊跃参与种植建立“青创林”,用实际行动助力花都“三农”发展。

徐绍栋表示,今后将利用更多的时间下沉基层,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愿望,尽心尽力地践行政协委员的职责与使命,为推动花都农业高质量发展尽份心、添把力。

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图文:姚日文 陈琳

编辑:洪敏

复核:王淼 吴敏娜

校对:贾愚 彭天阳

审核:邓必彦

内容推荐

“花都发布视频号”内容推荐

“高质量发展看花都”系列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