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 张瀚允)“听障朋友不通过语音,在手机上通过文字全程无障碍沟通,就能实现呼救,这让我觉得生命有了更好的保障。”2月22日,家住福州的林女士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现在在手机微信小程序上通过文字交流,就能实现“无声呼救”,想让身边更多的听障朋友了解到这个好消息。
在紧急时刻,时间就是生命,但传统的电话呼救,对听障、失语、突发疾病或险情等人群来说,是难以逾越的障碍。2月21日,由福建省急救中心、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推出的无障碍呼救120“福州急救便民服务”微信小程序上线,通过创新呼救模式打破了原来急救沟通壁垒,让更多群体通过无障碍沟通,获得及时救援。
急救呼救新方式如何解锁?2月22日,福建省急救中心120调度员陈媚介绍,“福州急救便民服务”微信小程序有“一键呼救”“视频呼救”“听障人士呼救”等模块,进入“听障人士呼救”入口,填写个人信息,描述病情或险情,确认发送后,120马上就能收到,全程文字交流,还支持图片、预设症状模块选择。听障人士无需依赖语音,全程沟通无障碍,救援资源也能快速调配到位。
“让每一次呼救都被听见,让每一份希望都不被辜负。今后听障人士能直接向120指挥中心发送文字求救信息,这可以很好地解决听障朋友的呼救现实难题,搭建起高效可靠的生命救援通道。”陈媚表示,突发状况下,打开小程序“一键呼救”入口,还可以为自己、亲友或他人呼救。点击“视频呼救”,120调度员会实时视频连线,根据画面远程指导心肺复苏、止血等操作,帮助病人、家属或路人等,在救护车抵达前进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大大提高急救成功率。
2月22日,福建省急救中心120调度员正在与呼救患者文字沟通。受访者供图
记者从福建省卫健委获悉,福建全省目前已有33个急救中心可通过120调度指挥系统,受理患者借助手机微信小程序发送的报警信息,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急救中心无障碍呼救功能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