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义渡就业列车”开到家门口(主题)

帮助4万多人找到工作(副题)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黄乔

2月20日,记者从大渡口区人力社保局获悉,前不久,该区打造的公共就业服务品牌“义渡就业列车”迭代升级2.0版——“列车”新增义渡壹秋堂巾帼非遗工坊、润邦·彩虹家园残疾人就业基地两节“就业车厢”,把多元化的就业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开辟就业新阵地

在润邦·彩虹家园残疾人就业基地,119名残疾人在这里从事数据标注、手工编织、新媒体运营及非遗剪纸等工作。37岁的殷红和丈夫汪翔就是基地员工。

“工作前需要培训,我老公是重庆邮电大学毕业的,在基地做数据标注工作,上手特别快。”殷红介绍,没多久,丈夫就当上了主管,收入也从最初的两三千元增加到7000多元。而且基地离家近,坐车只需10分钟,她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小孩了。

该就业基地已累计开展技能培训663人次,帮助500余人次实现就业。

接下来,基地还将引进咖啡师培训、手语直播和语言直播项目,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就业选择和发展机会。

居家“宝妈”如何增收

离润邦·彩虹家园残疾人就业基地不远的一栋小楼里,十几名妇女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忙着编织制作结绳手工品。

这里是义渡壹秋堂巾帼非遗工坊,通过“培训+订单+研学+运营”的模式,结合夏布、结绳、扎染等非遗制作技艺,带动辖区宝妈、大龄失业等居家妇女及残疾人灵活就业增收。

“平时娃儿去上学了,我就来工坊做做手工。”“宝妈”王晓艳就是其中的一员,她说,这样一来,既不耽误照顾孩子,还能多一些收入,两全其美。

截至目前,工坊面向辖区居民共计开展专业及公益非遗技能培训22场,覆盖辖区妇女300余人,带动30余名妇女灵活就业,人均月增收1000元,创造产值25万元。

未来还要增加“车厢”

一节节就业“车厢”,让更多的老百姓实现了“就业梦”。

据统计,自2022年开通以来,“义渡就业列车”已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44场,提供了招聘岗位4.6万个。同时,还建成了141个就业创业服务站点,“15+5”人社服务点覆盖率达到了100%,累计带动就业4.1万人。

“未来,‘义渡就业列车’还要增加‘车厢’。”大渡口区人力社保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抓住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的发力点,不断深化“义渡就业列车”服务品牌,切实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效。

来源:重庆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