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九派新闻

杭州丽晶国际被称作“网红大楼”。在互联网上,有人说这里最热闹时住了3万人,其中有不少是网红,“整栋楼创造的GDP比一个县城还高。”

丽晶国际的住户告诉九派新闻,外界的传闻多少有些“妖魔化”。那些戏谑的调侃,他们也曾通过屋内昏暗的灯光、女人大胆的穿着捕捉到一些,但次数极少。与之相比,丽晶国际带来的便利和舒适,是选择入住这里的年轻人切身感受到的。


杭州,丽晶国际大楼。 图/九派新闻 杨臻

【1】网红大楼

“网红大楼”高200多米,分两幢,结构对称,楼内相通。共39层,层高五六米,一幢楼12部电梯。

夜晚,这里的风光更加迷人。每一层橘色的灯带勾勒着它的线条,每一个小喷泉亮着灯“噗噗”涌水。大门处赫然亮着楼栋的英文名,REGENT INTERNATIONAL CENTER。

中介王令介绍,初期,丽晶国际按照酒店规模来建设,单层层高有五六米,“原计划是做高端住宅,但耐不住现在的名声被搞成了这样。”

隔断房是丽晶国际的特色。在中间加一层钢板,变成单层两三米的上下两层,再加隔板分断。

2021年,《钱江晚报》曾报道,在丽晶国际,一般90㎡左右的房子,被隔成6个小单间,140㎡左右则被隔成8间。每个单间平均月租约2500元,8个单间年租金可达24万元。

王令称,丽晶国际在2015年左右交付,对比当时一平1万元左右的购房成本,隔断间的回报率相当可观。


丽晶国际大堂。 图/九派新闻 杨臻 

隔断房带来了翻倍的居住人数,同时带来了就业机会。商住两用的性质,激发了楼里美甲、美发、美食生意,还有人开起了酒吧和民宿。

这栋大楼在网络上的讨论一度吸睛。有人说,这里最多时住下3万人,不少是网红,整栋楼创造的GDP比一个县城还高。还有人给这栋楼取外号“茶楼”,有网友解读其源自网络贬义词“绿茶”的“茶”。

据杭州日报,萧山区多部门已联合开展“网红大楼”的治理行动。对丽晶国际内拒不配合整改的房东、二房东及相关违法犯罪人员开展严厉打击,实施拘留或罚款,同时也拘留卖淫嫖娼违法人员。

但刻板印象并不被轻易改变。九派新闻注意到,在一些关于“网红大楼”的讨论下,依然能看到有人在调侃。

【2】真实体验

00后的祁佑已经在丽晶住了一年。他是北方人,这是他在杭州的第一个落脚点,他更习惯把这称为“家”。

但一年前,他刚来时,对丽晶也有些疑虑。当时,毕业不久的祁佑预算有限,来杭州第一天就遇到了“黑中介”。他向朋友求助,一位住在丽晶的朋友向他推荐了这里。他翻了翻网上的评价,隐隐担忧,“这能住吗?”

中介给他推荐了隔断间,一室一厅一卫,该有的都有,窗外还能看到钱塘江。价格只用1800元,几年前这个房子的价格是2400元。

“大,方便,豪华。”祁佑用这几个词,总结自己对丽晶的直观感受。最明显的体现是工作和生活的便利。他精准算过,通勤距离192米,从出门到公司步行只需5分钟。楼下就是小吃城,附近也有咖啡馆电影院。

楼里的住户多数是年轻人,这也让祁佑觉得舒适,因为这一人群更加注重边界感。哪怕是住隔断间,彼此也会默契保持着安全距离。有几次,他的衣服被风吹到楼下。楼下的人会用袋子装起来,挂在他的门上。


夜晚,丽晶国际灯光亮起,新年时在门口摆放了生肖玩偶。 图/受访者提供

也有令他无奈的时候。身边的朋友听他住在丽晶,总忍不住开几句玩笑。对方开口前,“我已经做好了他们下一句调侃的准备”。他甚至都能预料对方的言行。单位的同事也甚少住在这里,有些人宁愿在地铁折腾1小时,也不肯住丽晶。每次有人说起,祁佑都会尽力跟对方解释和澄清。

细细想来,别人的不理解,他能接受。有几次,他觉得自己疑似遇到了违法人员。女人接待男人进电梯,和男人“装熟”打招呼,男人不知道有梯控,进电梯后习惯性按下楼层。电梯里其他几个人默契地低头玩手机。女人站在最角落里,“可能这样她觉得更有安全感”,祁佑回忆道,“有些尴尬。”

他想,这样的事情,在别的地方难道就不会发生吗?毕竟,在这栋楼里,他平时见到的绝大多数都是正常的普通人。

祁佑在网上发过一个帖子,讲述了自己在丽晶的生活体验,希望大家不要妖魔化这里。不少人给他点赞关注,有人在评论区写道,“妖魔化这里真的很让人难过,老人小孩大几万人都是认真生活的人,造谣的真的没素质。”

【3】网红

丽晶国际业主卢先生也刷到过这样的帖子。

有人在网上请教丽晶入住的真实体验,几乎从建成就住在里面的他,洋洋洒洒在评论区写下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并迅速被点赞上高位,一些人觉得,卢先生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我觉得对业主来讲,会觉得污名化。但随着时间过去,慢慢很多人会越来越接受。只有自己住的人才知道,外面的人并不知道。”卢先生觉得,自己是在仗义执言,网上的一些言论是别有用心的炒作蹭热点。他相信,随着时间流逝,谣言会慢慢消散。

某种程度而言,他和丽晶互相见证了彼此的成长。

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具体是哪年住进丽晶的,“有可能16年有可能是15年年底,”他沉思,“基本开盘以后我就住在这里。”他住的一直是完整的套间。最开始,他是一个人租住,后来,他在房价转折期,买下一套自住。他也在这栋楼里完成了人生大事,拥有了家庭,成为一个孩子的父亲。

丽晶国际刚建起来时,周围大多还是荒地,一些后来成为标志性的建筑当时还只是个框架,“就是孤零零的一幢楼就在这里。”

初次见到丽晶,卢先生就被这栋大楼吸引,设计好、层高高、通燃气、酒店式管理、非常大气像五星酒店,“情绪价值拉满。”当时,卢先生租下了一套90㎡左右的房子,月租在7000元左右,后来又涨到了8000多元。“很多房东是温州人,买下来投资用的,主要是用来出租。”

生意好时,楼栋里还经营过两家酒吧。这些门店有自己的客户群,来自天涯海角的人,在群里发出邀请,有些混熟了也能处成好友,有些会拜托老板炒个菜等会来拿。“有些年轻人,从晚上喝到第二天早上五六点钟,再一起看东边日出。”


丽晶国际楼外风光。图/受访者提供 

同样吸引来的,也有网红。“这幢楼现在是已经低调了,以前还是高调的。”卢先生说。他印象中,2017年至2018年,住在丽晶的网红很多。在网上刷到一些网红拍摄的视频,熟悉的背景他一眼就能认出来。进进出出时,他遇到过一些当时知名的网红。

一次活动,让他直观感受到彼时丽晶国际网红数量之多。

有天,有个商家搞活动,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可以领走一个当时刚上市的iPhone手机。中午,卢先生在门口看到时,商家刚在丽晶国际门口布置好,到下午两三点,已经在收场了,“大概不到一小时,他们准备走了,说手机已经领完了。”

【4】困扰

“网红现在不住这里了,都搬到更繁华的地方去了。”中介王令说。卢先生的感受也一样,这几年,还在丽晶国际里坚持做网红直播的人越来越少,“几乎看不见了。”

几年时间,曾经的荒地变成了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丽晶国际不再孤单。站在任一楼层的阳台上向外望去,都能看到高耸的写字楼。他们的性质和丽晶类似,商住两用,安保严格,但更新,装修也更贴合当下审美。同样是3000元左右的价格,在丽晶国际隔壁的高楼里,客户可以租到一间标准的公寓,没有隔断墙,不用和陌生人共用一个门后的空间。

王令手指向窗外,那是附近刚开不久的高端写字楼。她说出了一个明星的名字,“他就住那儿,一个月租金5万。”

近几年,许多明星也开始直播带货,更高的知名度,更专业的团队,带走了一部分网红的生意。有些转型改行,有些收拾行李,从丽晶搬进了更豪华的公寓。

“如果预算足够,我不一定建议住这。”王令很直接。她坦言,在丽晶,租隔断房的主要是刚毕业来杭州找工作的小年轻,“很多人不到一年就不住了,我们也没法承诺你隔壁住的到底是什么人。”


丽晶国际内部的走廊。 图/九派新闻 杨臻

而承担得起整套租金的客户,可能又会碍于外界的一些评价,下决定时犹犹豫豫,即便一些房子的装修足够豪华。她记得,有个业主给140㎡的房子投入了几百万的装修,但有时候依然留不住租户,“以前这边定位确实是高端的,但后来名声越搞越差。”

其实,当地相关部门在几年前就已经注意到了丽晶国际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整改。存在违规分隔的房子已经悉数拆除完毕,一些具有消防隐患的商户也被关停。楼下有安保值班,走出大楼,随处可以看到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在执勤。卢先生曾经光顾过的酒吧也陆续关停,每个月,还会有工作人员上门核查每户的常住人口。

但后来者仍有畏惧。晓丽是丽晶国际一家美容店的工作人员,为了照顾客户时间,有时候忙起来,她要晚上十点才能下班。在楼里工作半年多,她从没有遇见过网上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人”,但她还是不愿住在丽晶。

困扰反而来自楼外。有好几次,或是打车,或是和刚认识的人聊天,对方一听到“丽晶国际”,就像是踩中了敏感点,让她不适。“我总是遇到那种人。”晓丽有点委屈。很多时候,她不想和陌生人多费口舌,但确实也反感。

祁佑也有类似的遭遇。有一次,他晚上打车回丽晶,上车后,司机看到地址,直接问道“你怎么住这里?”祁佑敏锐地捕捉到疑问后的不友好。他想,自己是个男生,都会被这样问,如果是个女孩,遇到这个情况,那她此刻会是什么心情?

今年4月,祁佑现在居住的房间即将到期,他正在挑选新的去处。辛苦了一年,有了些积蓄的他,想换一套更舒适的住宅。他把隔壁大楼的房子也纳入了考虑范围,但低层高令他有些却步。当然,如果丽晶国际内有令他满意的,他也会选择继续住下去。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出现人物均为化名)

九派新闻记者 杨臻 浙江杭州报道

编辑 万璇 肖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